
关于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的十问十答
一、基本概念
问题 1:电力系统中性点的定义?作用?
解释: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是指星形连接的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
作用:1)用来接用相电压的用电设备
2)用来传导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和单相电流
3)减小负荷中性点的电位偏移
问题 2: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几种?
解释:有三种:1)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3)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按接地电流大小可将:1、2 两点统称为小接地电流系统,3 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二、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问题 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和电流分别有什么特征?
解释:电压变化:1)故障相相电压为零
2)非故障相相电压升高至线电压值
3)三个线电压仍然对称相等
4)非故障两相的相位差为 60 度。
电流变化: 单相接地电流等于正常运行时每项对地电容电流的 3 倍。
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出接地电流。
Ipe = ( loh + 35 lcab )Un / 350
Un:电网额定电压(kV)
loh:同级电网具有电的直接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km)
lcab:同级电网具有电的直接联系的电缆线路总长度(km)
问题 4: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对继电保护装置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解释: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采用零序电流保护、零序电压保护或绝缘检查装置发告警信号。系统继续
运行,时间不能超过 2 小时。
原因:因为该系统中性点不接地,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整个系统只有一点接地,不构成短路,
为了不影响供电的稳定性,可以运行一段时间。要尽快检查系统,避免两点接地,出现两点
接地故障后要跳闸,可以采用 II 段零序电流保护动作于跳闸。
三、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问题 5:什么时候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
解释: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系统中,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但当接地电流较大时采用中性点经消
弧线圈接地系统,因为: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较大,在接地故障点出现断续电弧,由于电力线
路上既有电阻 R、L、C 等性质的设备,因此在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可形成一个 R-L-C 的串联谐振电路,
从而使线路上出现危险的过电压(可达到相电压的 2.5~3 倍),这可能使线路上绝缘较薄弱地点的绝缘击穿,
所以为了防止单相接地时接地点出现断续电弧从而引起谐振过压,在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的电力系统中(大
于一定值),电源中性点必须采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