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决策表测试法测试以下程序:该程序有三个输入变量 month、day、year(month 、 day 和 year 均为整数值,并且满足:1month12 和 1day31),分别作为输入日期的月份、日、年份,通过程序 可以输出该输入日期在日历上隔两天的日期。例如,输入为 2004 年 11 月 29 日,则该程序的输出为 2004 年 12 月 2 日。
在软件测试领域,黑盒测试是一种重要的测试方法,它主要关注程序的功能行为,而不涉及其内部结构或工作原理。在本实验中,我们利用黑盒测试的决策表法来测试一个特定的日期处理程序,该程序接收月份(month)、日期(day)和年份(year)作为输入,然后计算出输入日期隔两天的日历日期。
我们要理解决策表测试法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确定所有可能的输入组合和相应的期望输出。在本案例中,我们有三个输入变量:month、day和year,每个变量都有多个有效等价类。有效等价类是那些能代表一类相似行为的输入值集合。
实验内容的第一步是分析输入变量的等价类。对于month,我们将其划分为M1到M3,分别对应有30天的月份、有31天但非12月的月份、以及包含12月的情况。对于day,我们有D1到D5,分别表示1到27之间的日期、28号、29号、30号和31号。year被划分为Y1和Y2,表示闰年和非闰年。
接下来,我们需要列出所有可能的动作桩,即根据程序规格说明可能执行的操作。这些动作包括day加2、day复位、month加1、month复位以及year加1,这些都是根据程序逻辑来确定的。
在构建决策表时,我们将条件C1至C3(分别为month、day和year的等价类)与动作A1至A6(上述操作)组合,形成一个矩阵。这个矩阵展示了所有可能的输入组合及其对应的输出动作。简化决策表是为了去除冗余和不必要的组合,使得测试更加高效。
我们根据决策表创建了测试用例,比如Test1到Test21,每个用例都包含了具体的month、day、year输入以及预期的输出日期。通过执行这些测试用例,我们可以验证程序是否正确地计算出隔两天的日期。
决策表法在黑盒测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它帮助我们系统地探索程序的输入空间,确保了测试覆盖的全面性。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有多个输入变量和复杂逻辑的程序,能有效地避免遗漏和简化测试过程。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如何运用决策表法设计测试用例,提高软件质量保证的效率和准确性。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