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ND9中文说明知识点 #### 一、DNS的起源与背景 - **DNS的历史发展**: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是互联网的一项服务,它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人更方便地访问互联网。DNS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主机命名机制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于是DNS应运而生。 - **DNS的重要性**:DNS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易于记忆的名字来访问网络资源,而不是直接使用难以记忆的IP地址。 #### 二、DNS的体系结构和原理 - **域名空间和体系结构**:DNS采用层次化的结构,将整个域名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层级。顶级域名如.com、.org等位于最高层,下层则包括二级域名、三级域名等。 - **域和域名**:域是指由一个或多个DNS服务器负责解析的区域,而域名则是用来标识特定计算机或网络服务的唯一名称。 - **区和域的区别**:区是指DNS中的数据存储单位,一个区通常对应于一个域,但也可以覆盖多个域。 - **域名服务器的类型** - **主域名服务器**:拥有区内的所有记录,并能直接响应查询请求。 - **辅域名服务器(次级域名服务器)**:从主域名服务器复制数据,用于减轻主服务器的压力。 - **隐藏服务器(stealth server)**:不响应任何查询,仅用于在主服务器故障时提供服务。 - **高速缓存域名服务器(caching only server)**:主要用于缓存查询结果,提高查询效率。 - **转发服务器(forwarding server)**:当收到未知域名的查询请求时,会将该请求转发给其他指定的服务器。 - **DNS的基本原理**:DNS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递归查询和迭代查询两种方式,其中递归查询由客户端发起,由DNS服务器完成整个查询过程并返回最终结果;迭代查询则由客户端逐级向上查询,直到获取最终结果。 #### 三、建立DNS系统服务 - **DNS系统的来源**:BIND(Berkeley Internet Name Domain)是由ISC(Internet Systems Consortium)维护的开源DNS软件包,BIND9是其第九个主要版本。 - **系统的要求** - **硬件需求**:通常包括足够的CPU、内存及存储空间。 - **CPU需求**:一般推荐至少具有双核处理器,以便处理复杂的查询任务。 - **内存需求**:根据实际工作负载不同,至少需要512MB以上的RAM。 - **域名服务器的高配置问题**:为了提高性能和稳定性,建议使用更高配置的硬件。 - **支持的操作系统**:BIND9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Linux、FreeBSD、Solaris等。 - **获得bind9.2.3**:可以从官方网站或其他可信源下载最新的BIND9版本。 #### 四、域名服务器配置 - **配置实例** - **高速缓冲域名服务器(Caching-Only DNS)**:配置高速缓存服务器可以显著提高本地用户的DNS查询速度,减少对外部服务器的依赖。 - **授权的域名服务器(Authoritative-only DNS)**:这种类型的服务器负责维护特定域的数据,并能直接响应对该域的查询。 - **负载分担**:通过配置多台域名服务器来分散查询请求,从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 **通告(NOTIFY)**:NOTIFY机制允许主服务器在数据发生变化时通知辅助服务器进行更新。 - **域名服务器的运行** - **域名服务器后台进程工具的使用** - **诊断工具**:例如`named-checkconf`用于检查配置文件的有效性,`named-checkzone`用于验证区域文件。 - **管理工具**:如`rndc`(Remote Name Daemon Control),用于远程控制和管理BIND服务。 - **信号(Signals)**:可以通过发送特定的信号来控制BIND进程的行为,如重启服务、重新加载配置等。 #### 五、高级理念 - **动态更新**:允许在不修改配置文件的情况下实时更新DNS记录。 - **日志文件(journal file)**:用于记录更新操作,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 **增量域传输(IXFR)**:相比于传统的完整传输,IXFR只传输自上次同步以来发生更改的部分数据,减少了带宽消耗。 - **拆分DNS**:通过配置不同的视图来为不同的客户端提供不同的DNS记录,适用于需要区分内外网环境的情况。 - **TSIG(信号安全处理)** - **为每对主机产生共享密匙**:用于认证IXFR和AXFR请求。 - **基于TSIG密钥的访问控制**:通过验证密钥来确定客户端是否被授权执行特定操作。 - **DNSSEC**:通过数字签名确保DNS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抵赖性。 - **产生密钥**:使用工具如`dnssec-keygen`来生成公私钥对。 - **产生keyset**:将公钥存储在DNS记录中,供验证使用。 - **标志子域系列(Child’s Keyset)**:子域继承父域的安全策略。 - **配置服务器**:启用DNSSEC相关的功能,并正确配置密钥信息。 #### 六、BIND9对IPv6的支持 - **使用AAAA记录的地址查找**:AAAA记录用于关联域名与IPv6地址。 - **使用A6记录查询地址** - **A6链(Chains)**:多个A6记录组成一个链,用于表示IPv6地址的不同部分。 - **DNS服务器的A6记录**:通过配置A6记录来支持IPv6地址查询。 - **使用Nibble格式进行地址到名字的查询**:Nibble是一种特殊的IPv6地址查询格式。 - **使用bitstring格式进行地址到名字的查询**:另一种IPv6地址查询方式。 - **用DNAME来标示IPv6的反向地址**:DNAME记录用于IPv6地址的反向解析。 #### 七、BIND9配置参考 - **配置文件的组成元素** - **地址匹配表**:用于定义IP地址范围及其对应的策略。 - **语法注释**:配置文件中的注释用于解释特定配置的意义。 - **配置文件语法** - **acl语句语法**:定义访问控制列表。 - **controls语句语法**:配置远程管理BIND的服务。 - **include语句语法**:包含外部文件中的配置信息。 - **key语句语法**:定义用于TSIG的密钥。 - **logging语句语法**:定义日志记录规则。 - **logging语句定义和使用** - **channel短语**:定义日志通道,包括输出目的地、日志级别等。 - **category短语**:将特定类型的事件与日志通道关联起来。 - **lwres语句定义和用法**:配置轻量级解析器的相关设置。 - **options语句定义和用法** - **Boolean选项**:启用或禁用某些特性。 - **转发**:配置DNS转发服务器,以处理未知域名的查询。 - **访问控制**:定义哪些客户端可以进行查询或更新操作。 - **接口**:指定BIND服务监听的网络接口。 - **查询地址**:定义查询请求的来源地址。 - **域传输**:控制区传输的策略。 以上内容概括了《BIND9中文说明》的主要知识点,涵盖了DNS的基础概念、配置方法以及高级功能等方面。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BIND9进行DNS服务的部署与管理。






















剩余84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6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地铁车站大跨度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oc
- 通信设备工程验收规范.doc
- 内审检查表(QR-8.2-05).docx
- 海岛度假村岩土工程勘察.doc
- 造价员入门--桩与地基基础工程.ppt
- 基于JSP在线音乐网的方案设计书与实现大学本科方案设计书.doc
- 5G时代背景下教师网络研修的创新探究.docx
-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试题及复习资料重点知识.doc
- 第4章ANSYS边坡工程应用实例分析.doc
- OAuth2学习DotNetOpenAuth部分源码研究分析.doc
- 《建筑工程计价》模拟试卷答案-杭州.doc
- 如何使用PHOTOSHOP处理图片让宝贝图片更清晰.doc
- 某广场钢筋工技术交底.doc
- 电子工程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研究.docx
- VB超市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doc
- 5幕墙技术保证措施.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