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实验四:使用命名管道实现进程通信 #### 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 1. **深入理解Windows系统环境下的进程通信机制**:包括命名管道的基本原理及其在Windows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2. **熟悉并掌握与命名管道相关的API函数**:学会如何使用这些API来创建、连接、读写以及关闭命名管道。 #### 实验环境与工具 - **操作系统**:Windows 7 -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C++ 6.0 (简称VC6) #### 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核心任务是利用Windows系统提供的命名管道技术,在两个进程之间建立通信通道,并实现数据的传递。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创建命名管道**:使用`CreateNamedPipe()`函数创建一个命名管道实例。 2. **连接命名管道**:客户端进程调用`ConnectNamedPipe()`函数连接到服务器端创建的命名管道。 3. **拆解命名管道连接**:使用`DisconnectNamedPipe()`函数断开客户端与命名管道的连接。 4. **服务器端接收连接请求**:使用`ConnectNamedPipe()`函数等待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5. **等待命名管道**:使用`WaitNamedPipe()`函数确保管道在被访问之前已经创建。 #### 实验步骤详解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服务端程序示例,用于展示如何使用命名管道进行进程间通信: ```cpp // PipeServer.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PipeServer.h" // 应用程序对象 CWinApp theApp; int _tmain(int argc, TCHAR* argv[], TCHAR* envp[]) { int nRetCode = 0; int err; BOOL rc; HANDLE hPipeHandle1; char lpName[] = "\\\\.\\pipe\\myPipe"; char InBuffer[50] = ""; char OutBuffer[50] = ""; DWORD BytesRead, BytesWrite; // 创建命名管道 hPipeHandle1 = CreateNamedPipe( (LPCTSTR)lpName, // 管道名 PIPE_ACCESS_DUPLEX | FILE_FLAG_OVERLAPPED | WRITE_DAC, // 双向通信权限 PIPE_TYPE_MESSAGE | PIPE_READMODE_BYTE | PIPE_WAIT, // 管道类型和模式 1, // 最大实例数 20, // 输出缓冲区大小 30 // 输入缓冲区大小 ); if (hPipeHandle1 == INVALID_HANDLE_VALUE) { printf("CreateNamedPipe failed with %d\n", GetLastError()); return -1; } // 等待客户端连接 rc = ConnectNamedPipe(hPipeHandle1, NULL); if (!rc && GetLastError() != ERROR_PIPE_CONNECTED) { printf("ConnectNamedPipe failed with %d\n", GetLastError()); return -1; } // 读取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rc = ReadFile(hPipeHandle1, InBuffer, sizeof(InBuffer), &BytesRead, NULL); if (!rc) { printf("ReadFile failed with %d\n", GetLastError()); return -1; } InBuffer[BytesRead] = '\0'; // 终止字符串 printf("Received from client: %s\n", InBuffer); // 向客户端发送数据 strcpy_s(OutBuffer, "Hello from Server!"); rc = WriteFile(hPipeHandle1, OutBuffer, strlen(OutBuffer), &BytesWrite, NULL); if (!rc) { printf("WriteFile failed with %d\n", GetLastError()); return -1; } // 断开管道连接 DisconnectNamedPipe(hPipeHandle1); return 0; } ``` ###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命名管道这一进程间通信机制的工作原理,并掌握如何在Windows系统下利用相关API函数实现两个进程之间的数据传输。此外,还可以加深对Windows操作系统内部机制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更为复杂的系统编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 粉丝: 1596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西门子PLC与触摸屏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中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 永磁同步电机PMSM位置三闭环控制仿真模型的设计与研究
- 马尔可夫转移场技术在一维时序信号至二维图像转换中的应用及其实现方法
- 基于MATLAB的高级蓝色车牌识别系统:集成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精准识别与语音播报 车牌识别
- 基于S7-200 PLC与组态王的工业锅炉温度闭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 基于A与DWA融合的MATLAB路径规划算法:提高机器人避障能力 MATLAB 专业版
- 西门子S7-1200PLC与TP700触摸屏联机仿真程序:混凝土搅拌控制之博途V16及运行效果视频(带IO表)
- 独立变桨控制与统一变桨控制的OpenFast与Simlink联合仿真模型
- 永磁同步电机(PMSM)匝间短路故障的Simulink仿真分析及应用
- 密歇根大学燃料电池仿真:Simulink建模及关键组件控制策略
- 电力系统优化: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微电网多目标调度模型研究
- 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与动态避障系统的实现及实验验证 · 自动驾驶 v2.5
- DEGWO-BP算法:基于差分改进灰狼优化的BP神经网络数据回归预测Matlab程序 - MATLAB
- 基于MATLAB与CarSimPreScan联合仿真的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与动态避障模型研究 · 自动驾驶 终极版
- 恒压供水系统:西门子Smart200+海为B-7s触摸屏控制,一拖一与一拖多模式,手机远程控制程序 经典版
- 低照度图像增强技术:七大算法解析及其Python代码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