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数据库的关键特性包括完善的事务机制和高效的查询机制。但是,关系数据库引以为傲的两个关键特性,到了Web2.0时代却成了鸡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Web2.0网站系统通常不要求严格的数据库事务
(2)Web2.0并不要求严格的读写实时性
(3)Web2.0通常不包含大量复杂的SQL查询(去结构化,存储空间换取更好的查询性能)
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是指非关系型数据库,它在Web2.0时代崛起,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关系数据库(RDBMS)无法有效应对大规模、高并发、高可扩展性的需求。NoSQL数据库的设计理念是放弃传统的严格事务处理和复杂的SQL查询,转而追求灵活的数据模型、可扩展性和与云计算的紧密融合。
**5.1 NoSQL简介**
NoSQL数据库的核心特点包括:
1. **灵活的可扩展性**:NoSQL数据库设计易于水平扩展,可以通过添加更多服务器来处理更大规模的数据和更高的并发请求。
2. **灵活的数据模型**:不同于RDBMS的固定表格结构,NoSQL数据库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如键值对、列族、文档和图形数据库,允许更自由的数据表示和处理。
**5.2 NoSQL兴起的原因**
1. **无法满足海量数据管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Web2.0时代的社交媒体和大数据应用,RDBMS在处理PB级别的数据时显得力不从心。
2. **数据高并发需求**:Web2.0应用通常需要处理大量用户同时产生的数据,RDBMS的并发性能无法满足。
3. **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RDBMS的扩展性受限,通常需要复杂的配置和维护,而NoSQL数据库通过分布式架构实现了更好的扩展性和可用性。
**5.3 NoSQL与关系数据库的比较**
1. **数据库原理**:RDBMS基于ACID(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原则,保证事务的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NoSQL则侧重于CAP(一致性、可用性、分区容错性)理论,允许在可用性和一致性之间进行权衡。
2. **数据模型**:RDBMS采用关系模型,强调固定的表格结构和外键约束;NoSQL支持多样化数据模型,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3. **查询机制**:RDBMS有强大的SQL查询语言,适合复杂的数据分析;NoSQL查询通常更简单,但牺牲了部分复杂查询能力。
**5.4 NoSQL的四大类型**
NoSQL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1. **键值存储**(Key-Value Stores):如Redis,主要用于快速读写操作,适用于缓存场景。
2. **列族数据库**(Column Family Databases):如HBase,适合处理大规模分布式数据,适用于实时分析。
3. **文档数据库**(Document Databases):如MongoDB,支持JSON、XML等格式,适合半结构化数据存储。
4. **图形数据库**(Graph Databases):如Neo4j,用于处理复杂关系,适用于社交网络和推荐系统。
**5.5 NoSQL的三大基石**
NoSQL数据库的三大基石包括:
1. **分布式**:通过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的横向扩展和负载均衡。
2. **水平扩展**:通过添加更多廉价硬件来扩展数据库容量和处理能力,而非升级单个服务器。
3. **弹性伸缩**:能够根据负载自动调整资源分配,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5.6 从NoSQL到NewSQL**
NewSQL是介于传统RDBMS和NoSQL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旨在保持SQL的事务处理能力,同时提供NoSQL的可扩展性和高并发性能。例如,Google的Spanner和VoltDB就是NewSQL的代表。
**5.7 应用案例**
全球众多知名公司,如Google、Facebook、Adobe、LinkedIn等,以及中国的百度、腾讯、阿里、新浪和华为等,都已采用NoSQL数据库来解决大数据和高并发问题。
NoSQL数据库因其灵活、可扩展和适应现代Web应用需求的特点,在大数据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每种数据库都有其适用场景,选择使用哪种数据库应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技术栈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