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铁路工程投资控制阶段造价管理及标准体系
摘 要 21 世纪将是我国铁路建设得以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应抓住这一机遇,本着“安全、可靠、适用、经济”的原则,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管理,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降低铁路工程造价,使铁路建设能够更好、更
快地发展,为人民的出行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
关键词铁路工程;投资控制;造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 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1)012-0213-01
1 造价标准体系组成的变化与发展
针对投资决策和投资控制的新要求,改革开放后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标准的内涵相比开放前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主要体
现在传统的造价标准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投资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以标准合同文本、
工程量清单、承包人自主报价为核心内容,以承发包合同为建设施工依据的新的投资控制模式。
为实现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制定、发布、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铁道部发布了《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管理办法》(铁建
设[2007]148 号)。该办法指出,铁路工程造价标准是编制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预)估算和设计概(预)算的重要依
据,是国家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宏观决策和投资控制的重要基础,也是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业主及投资人投资决策和投资控
制的参考依据,有效保障了铁路建设市场的公平交易。办法同时提出标准体系应以科学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原则,以编制办
法相对稳定、工程定额动态管理、价格信息及时发布、前期后期有机衔接为具体要求。
管理办法的上述规定表明,造价标准体系的功能有 2 个: 一是满足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二是服务后期的投资控制,
进而实现全过程控制与指导。
2 项目前期造价标准的组成
为了论述方便,本文将项目前期简化为仅包括项目建议书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几个阶段。在项目
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对应的造价文件的功能定位尚不尽明确,且其设计过程发生在据以确定项目投资规模的初步设计之后
或依据初步设计完成的施工招标之后,应纳入投资控制的范围,故此处对其不作讨论。此外,造价标准体系中工料机、设
备价格的发布和管理部分此处亦不作论述。
按照铁路工程项目前期的阶段构成,目前的造价标准可划分为: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预估算编制办法、估算指标;可行
性研究阶段的估算编制办法、站前工程的概算定额、站后工程的概算指标;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编制办法、站前工程的预
算定额、站后工程的概算定额等。编制办法包括适用于不同性质项目的版本,如适用于铁路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的铁路基
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适用于更新改造的《铁路更新改造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等。铁路工程估(概)
算指标、概(预)算定额又分别覆盖十几个专业和不同建设标准的工程。项目前期决策过程各阶段造价文件及其对应的造
价标准的关系详见图 1。
3 投资控制阶段的造价标准组成
要弄清投资控制阶段造价标准的内涵,必须首先明确投资控制的涵盖范围。目前业界多数人认为投资控制应当贯穿造
价管理的始终。这种认识没有准确地理解控制的含义,没有从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出发考虑问题,
具有笼统性。
一般意义而言,所谓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实现既定目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使被控对象不超出目标范围的管理
活动。投资控制就是参与投资管理的相关主体,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将支出限定在事先确定的投资规模范围以内的
管理活动。显然,控制有 2 个要素, 其一是既定目标,其二是不能超出范围。考察建设项目投资管理前期决策和后期支
出 2 个子过程,可知前期决策决定投资控制目标,但控制目标是由模糊逐次明晰,这一渐变过程贯穿决策的始终。鉴于此,
决策过程不具备既定目标这个要素,因此不能算作控制活动。
如果硬要将决策过程作为控制活动开展,则会出现以下情况。①一方面约定项目的标准、将来的功能,而另一方面又
不切实际地限定项目的投资规模。如此显然是违反决策规则的,是不科学的, 其结果也必将是不合理的。如果注意考察一
下那些在过程当中或者建成以后投资大幅超限的项目,就会发现其决策过程中往往不适当地采取了该类控制手段。②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