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2008-2012年)试题及答案汇总,这份资料涵盖了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旨在检验考生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以下是对部分试题涉及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宽带骨干网的数据传输速率:电信业通常认为宽带骨干网的传输速率应达到2Gbps,这反映了网络高速传输的能力。
2. 异步时分多路复用(TDM)的时间片策略:TDM技术中,时间片通常是动态分配随时可变的,以适应不同数据传输需求的变化。
3. IEEE802.3MAC帧的目的地址全“1”:这种情况代表广播地址,意味着帧将被发送到网络上的所有设备。
4. “截获”攻击:这种网络安全攻击主要针对信息的保密性,攻击者试图非法获取传输中的敏感信息。
5. ADSL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ADSL标准允许的最大下行速率可以达到8Mbps,提供高速的互联网接入。
6. ISO网络管理功能中的配置管理:配置管理是指对网络拓扑结构和设备参数进行配置和调整,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7. 预防拥塞的分组丢弃策略:这种策略通常在网络层使用,用于在网络拥塞时丢弃部分数据包,避免阻塞整个网络。
8. 实现物理层互连的设备:转发器是用于网络物理层互连的设备,用于延长网络段的距离或消除信号衰减。
9. 以太网MAC地址长度:MAC地址由48位组成,用于标识网络中的独特设备。
10. SMTP使用的端口号: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使用25端口进行邮件传输。
11. B类IP地址:128.2.2.10是B类IP地址,其特点是前两个字节为网络地址,后两个字节为主机地址。
12. 无线应用协议WAP不包括文件服务器,WAP主要由客户、WWW服务器和网关组成,用于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
13. ATM信元头长度: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信元头长度为5字节。
14. 广泛使用的数字签名方法:RSA签名、DSS签名和Hash签名是常见的数字签名方法,DES签名不属于数字签名方法,而是加密算法。
15. 网络体系结构描述:C选项正确,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16. HDLC协议:HDLC是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用于数据链路层的通信。
17. OSPF路由算法: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采用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8. 网络互连设备描述:路由器和网关具备协议转换功能,能够在不同协议的网络之间进行通信。
19. 即插即用设备:网桥支持即插即用,可以在连接到网络时自动配置。
20. 帧中继体系结构:帧中继仅包含物理层和链路层,简化了网络架构。
21. 虚电路方式的路由选择:在虚电路中,路由选择通常在建立连接时完成,而非每次分组传送时。
22. 高强壮性路由选择策略:泛射路由选择适用于高强壮性要求的场合,因为它能够通过多条路径传递数据,提高网络可靠性。
23. 通信子网的组成:主要包括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它们构成了网络的基础架构。
24. 拓扑结构描述:B选项正确,总线拓扑可能无法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且不支持实时功能。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数据传输、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拓扑等多个方面,是计算机网络原理学习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