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C#相互调用COM组件

### C++和C#相互调用COM组件 #### 概述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让不同语言编写的程序之间进行通信与交互。在.NET出现之前,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组件对象模型)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跨语言通信技术。本文通过具体的示例,介绍如何在C++与C#之间通过COM组件进行相互调用。 #### 示例一:在VS2005中,C#编写DLL并使用C++调用 **1.1 C#编写DLL程序** **步骤**: - 在Visual Studio 2005中新建一个类库项目,命名为`AddDll`。 - 在`AddDll`项目中定义一个公共类`Add`,该类包含一个公开方法`iadd`用于执行整数加法运算。 - 使用`System`命名空间下的基本类型如`int`进行数据处理。 **代码**: ```csharp using System; namespace AddDll { public class Add { public int iadd(int a, int b) { int c = a + b; return c; } } } ``` **1.2 C++编写调用程序** **步骤**: - 新建一个Win32控制台应用程序,命名为`UseDll`。 - 设置项目的公共语言运行库支持为“公共语言运行库支持(/clr)”。 - 引入C#编写的DLL并通过C++调用其方法。 **代码**: ```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stdio.h> #using "..\\debug\\AddDll.dll" using namespace AddDll;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int result; Add^ add = gcnew Add(); result = add->iadd(10, 90); printf("%d", result); scanf("%s"); return 0; } ``` #### 示例二:在VS2005中C#编写的COM组件,使用VC6.0调用 **2.1 VS2005中使用C#编写COM组件** **步骤**: - 新建一个类库项目,命名为`AddCom`。 - 配置项目使其支持COM Interop,并确保生成`AddCom.tlb`文件。 - 定义接口`AddComInterface`及其实现类`AddComService`。 **代码**: ```csharp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Runtime.InteropServices; namespace AddCom { [Guid("298D881C-E2A3-4638-B872-73EADE25511C")] public interface AddComInterface { [DispId(1)] int iadd(int a, int b); [DispId(2)] float ladd(float a, float b); } [Guid("2C5B7580-4038-4d90-BABD-8B83FCE5A467")] [ClassInterface(ClassInterfaceType.None)] public class AddComService : AddComInterface { public int iadd(int a, int b) { int c = 0; c = a + b; return c; } public float ladd(float a, float b) { float c = 0; c = a + b; return c; } } } ``` **2.2 VC6.0编写调用程序** **步骤**: - 使用VC6.0新建一个MFC应用程序,命名为`UseCom`。 - 添加对`AddCom.tlb`的引用,并通过COM接口调用方法。 **代码**: ```cpp void CUseComDlg::OnButtonUse() { // 初始化COM库 CoInitialize(NULL); // 创建COM接口实例 AddCom::AddComInterfacePtr p_AddComService = new AddCom::AddComService(); // 调用COM方法 int dresult = p_AddComService->iadd(10, 90); float fresult = p_AddComService->ladd(10.5f, 90.5f); // 输出结果 CString strResult; strResult.Format(_T("Integers: %d\nFloats: %f"), dresult, fresult); AfxMessageBox(strResult); // 释放资源 p_AddComService.Release(); CoUninitialize(); } ``` #### 示例三:在VC6.0中编写COM组件,使用VS2005 C#调用 **3.1 VC6.0编写COM组件** **步骤**: - 使用VC6.0创建一个新的MFC ActiveX控件项目。 - 定义接口和方法,并确保项目能够生成所需的.tlb文件。 **3.2 VS2005 C#编写调用程序** **步骤**: - 使用VS2005创建一个新的Windows Forms项目。 - 添加对VC6.0生成的.tlb文件的引用。 - 创建COM对象并调用其方法。 #### 示例四:在VC6.0中编写COM组件,使用VC6.0调用 **4.1 VC6.0编写COM组件** **步骤**: - 使用VC6.0创建一个新的MFC ActiveX控件项目。 - 定义接口和方法,并确保项目能够生成所需的.tlb文件。 **4.2 VC6.0编写调用程序** **步骤**: - 使用VC6.0创建一个新的MFC应用程序。 - 添加对COM组件.tlb文件的引用。 - 创建COM对象并调用其方法。 #### 总结 以上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在C++与C#之间通过COM组件进行相互调用的方法。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开发环境和需求场景,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语言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调整和完善代码。




















剩余6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七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与Dugoff轮胎仿真:Simulink下的公式详解
- 多智能体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无人系统编队控制中的MATLABSimulink仿真与强化学习应用 - 强化学习
- NEMA_p GPU的2022版DC设计与VerilogSystemVerilog实现解析
- 汽车工程领域基于差动制动与滑膜控制的车辆横摆稳定性仿真研究
- 低压启动高PSRR带隙基准,适合学习与低压电源应用
- 基于博途1200 PLC与HMI的智能花式喷泉控制系统仿真:四模式喷水花样实现与优化
- 电子工程领域50%占空比振荡器在开关电源中的应用与Verilog实现及修调方法 · 振荡器
- 经实车验证的简单易懂Simulink整车控制器VCU模型,不理解的问题出在谁?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手工实现多变量时间序列预测Matlab代码(2018B及以上版本) 实战版
- 四套无线充电仿真模型:包括LLC、LCC-S、LCC-P及S-S拓扑补偿,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及仿真实现详解 无线电能传输 高级版
-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的Matlab数据分类预测代码实现及应用
- 汽车工程中MPC与PTC协同仿真的AFS与侧偏角软约束应用
- MATLAB程序源代码-基于多层编码遗传算法的车间调度算法.zip
- MATLAB程序源代码-基于遗传模拟退火算法的聚类算法.zip
- MATLAB程序源代码-基于粒子群算法的PID控制器优化设计.zip
- MATLAB程序源代码-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寻优算法.zip



- 1
- 2
前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