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的概述与详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气象行业也开始步入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时代。这个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创新的气象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气象信息需求,推动气象行业的现代化进程。以下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1. **技术创新与需求梳理**:
- 方案强调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特别是针对气象行业的特殊需求,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改变传统的信息处理方式。
- 需求梳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包括数据的标准化、数字化以及资源整合,以解决数据分散、信息孤岛和应用林立的问题。
2. **气象行业解决方案**:
- 智慧气象云工程是核心,它包含智慧业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旨在通过资源整合和应用集成,建立标准化的数据环境和统一的基础设施资源池。
3. **总体技术架构**:
- 总体架构和云架构之间存在演进关系,通过流程再造,实现数据、硬件和业务应用的三大资源整合,形成扁平化的信息组织体系。
- 国省统一的CIMISS(中国气象信息共享服务系统)数据环境是基础,它标准化了数据,促进了数据的流动和价值创造。
4. **应用体系**:
- 气象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展示中心展示了各种应用体系,包括预测、管理、服务等多个层面,强调了开放共赢和融合创新的原则。
- 通过云计算中心,提供统一的运维管理,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和网络资源池,支持大规模的业务数据处理。
5. **信息化建设发展方向**:
- 大整合和大平台是气象信息化的核心,旨在通过CIPAS(中国气象信息处理系统)、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等工具,实现业务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和管理的一体化。
- 通过CIMISS,实现多源数据的整合,包括自动站数据、卫星数据、雷达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等。
6. **信息化痛点与解决方案**:
- 解决业务自建导致的标准缺失、系统复杂、登录不便、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大平台策略优化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器利用率,提升安全管理能力,支持快速响应业务需求。
7. **容灾与安全**:
- 建设同城双活和异地容灾中心,确保数据安全和服务连续性,如国家级和省级分中心的分布式部署,以应对各种灾害情况。
8. **公有云部署和设想**:
- 考虑到数据库的云化和按需计费的服务模式,选择合适的云服务提供商,如城市云中心或上海超算中心,确保技术透明性和可持有性。
该方案全面涵盖了气象行业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的规划、建设、应用和运维,旨在打造一个高效、智能、安全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以适应未来气象业务的发展需求。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分析海量气象数据,提供更准确的天气预报和减灾服务,同时推动气象科研和管理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