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知识】
抗生素是医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加,抗生素知识的深入理解变得愈发关键。以下是关于抗生素工艺的一些核心知识点:
1. **耐药性**:当细菌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抵抗力时,就称为耐药性。这是由于细菌的基因突变或通过质粒传播抗性基因导致的。
2. **细菌耐药性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基因水平转移(如通过质粒)、生物膜形成以及外排泵的激活,这些机制帮助细菌抵抗抗生素的作用。
3. **抗生素作用机制**: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如青霉素)、阻断蛋白质合成(如氨基糖苷类)、破坏DNA复制(如喹诺酮类)或阻止能量代谢(如大环内酯类)来抑制或杀死细菌。
4. **菌种保存方法**:常见的菌种保存方法有冷冻干燥法(能长期保存但需特殊设备)、斜面冰箱保存法(短期保存)、甘油冻存法(较稳定且方便)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例如冷冻干燥法保存时间长但操作复杂,斜面冰箱保存法简便但保存时间有限。
5. **微生物培养基**:基本成分通常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生长因子和水。根据成分和用途,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所有成分明确)和天然培养基(如牛肉膏蛋白胨)。
6. **灭菌方法**:常用灭菌技术有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如高压蒸汽灭菌)、辐射灭菌(如伽马射线)和过滤除菌等。
7. **发酵染菌原因及防治**:染菌可能源自原料、设备、环境或操作不当。防治措施包括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消毒杀菌、改善生产环境等。
8. **发酵过程分类**:主要包括固体发酵、液体深层发酵和半固态发酵,每种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优势。
9. **发酵参数及检测分析**:关键参数包括pH值、溶解氧、温度、搅拌速度、通气量等,通过在线监测和实验室检测来控制发酵过程。
10. **抗生素工艺中的发酵类型**:包括批次发酵、连续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和流加发酵,每种都有其独特的工艺控制策略。
11. **微生物代谢产物调节**:初级代谢产物是生命活动必需的,如氨基酸、糖;次级代谢产物非必需,如抗生素。调节可以通过改变营养条件、基因工程等手段实现。
12. **离子交换选择性**:受树脂结构、离子大小、电荷、浓度等因素影响。
13. **离子交换树脂方法**:优点包括选择性强、分离效果好,缺点则涉及树脂再生过程复杂、成本高。
14. **过饱和溶液形成**:可通过冷却、加入晶种、减压等方法实现。
15. **沉淀法**:直接沉淀是直接加入沉淀剂使目标物质沉淀,间接沉淀则通过形成络合物或溶剂化物来实现。
16. **抗生素精制**:包括萃取、结晶、层析等步骤,确保抗生素纯度。
17. **无菌处理**:常采用高温瞬时灭菌、无菌过滤等方式,防止微生物污染。
18. **自然选育**: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筛选出具有特定特性的菌株。
19. **空消**和**实消**:为空罐消毒和满罐消毒,是发酵设备的常规消毒步骤。
20. **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初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而次级代谢产物是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21. **反胶团**:在水相中形成的微小油滴包裹的水性环境,有助于提高某些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常见于脂质体和反相液相色谱。
22. **接种量**:指接种到发酵罐中的微生物数量,影响发酵效率。
23. **种子异常表现**:可能包括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和产生物质的异常。
24. **生命力最旺盛阶段**:一般在对数生长期移种,此时菌体活力强,有利于后续发酵。
25. **微生物工程下游加工**:特点包括复杂性、多样性、要求高纯度、能耗大等。
26. **培养基分类**:按组分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功能可分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以上是对2021年抗生素知识和工艺的详细概述,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级技术的诸多方面,对于理解抗生素的生产和应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