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数据防泄露技术是指用于保护移动设备中数据安全,防止数据被未授权地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销毁的一系列技术和策略。在移动设备普及和数据敏感性增强的背景下,数据防泄露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以下详细解读了移动端数据防泄露技术的关键知识点。
甲方移动安全面面观是企业在移动端安全管理上需要关注的多个方面,包括APP安全、IoT安全、安全合规、接口安全以及业务风控等。在这些方面中,移动DLP(数据丢失防护)是防止数据泄露的重要环节。它需要关注越权访问、硬件越权、敏感数据保护、接口签名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同时也要关注薅羊毛、内部APP、拒绝服务、挑战应答、反作弊等潜在风险,以及外部APP可能导致的信息泄露问题。
在移动端的不同方面,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模式是当前远程办公和移动办公的趋势。在这种模式下,个人拥有设备,但企业需要确保这些个人设备的安全性,这涉及到个人隐私和公司数据安全的平衡。PC端容易获取root和内核权限,而移动端获取root权限较为困难。移动端设备作为个人所有,数据泄露的风险较大。
数据防泄漏技术包含业界的移动管控方案和APP改造方案。MDM(Mobile Device Management)是一种移动管控方案,它通过软件部署对手机进行完全控制。然而,这种方案存在权限有限、成本高和使用不友好的缺点。APP改造方案则是针对特定办公APP进行改造,通过监测复制粘贴、截屏录屏、文件转发、APP备份、水印防拍摄等方式防止数据泄露。
技术实现方面,通过hook复制粘贴API来监控复制粘贴行为,利用Android系统可阻断截屏录屏,而iOS则只能监视并上传截图进行审计。文件转发会hook系统API并加密文件,APP备份会hook写文件API并进行落盘加密。水印防拍摄则是通过重绘底层view来实现。
对于内部APP的改造,可以通过开发通用SDK来实现,然后进行测试兼容性和稳定性的检验,并将SDK对接集成到APP中。第三方APP的改造会涉及到浏览器、邮件客户端、视频会议APP等,需要进行二进制改造,上传标记到服务端以便发现用户未使用原版APP。若第三方APP具有签名校验,则需要绕过校验机制。
后续方案则是在前期策略和技术实施后,企业需要规划如何应对数据泄露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响应计划,以确保在数据泄露发生时能及时作出反应,减少损失。
移动端数据防泄露技术涉及了安全管理的多个层面,从宏观的移动安全策略到具体的APP改造措施,再到后续的应对方案,都需要企业制定全面的数据保护计划,通过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移动端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