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goDB是一款开源、高性能、无模式的文档型数据库,它属于NoSQL数据库家族,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相比,MongoDB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在处理大量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时,MongoDB表现出色,尤其适用于互联网应用、内容管理系统、日志分析等领域。
在"mongodb-linux-x86_64-3.4.10"这个压缩包中,包含了MongoDB针对Linux 64位系统的安装文件。MongoDB 3.4是其的一个稳定版本,提供了诸多新特性和改进,如更好的性能、新的聚合框架、更强大的安全特性等。以下是关于MongoDB 3.4在Linux上安装和使用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安装前准备**:
- 确保系统为64位,因为提供的二进制文件是为64位系统设计的。
- 检查系统上是否已安装了GCC编译器和其它依赖库,如libcurl、libssl、libboost等。
2. **解压安装文件**:
- 使用`tar`命令解压压缩包,例如:`tar -zxvf mongodb-linux-x86_64-3.4.10.tgz`。
3. **创建数据目录**:
- MongoDB需要一个专门的数据存储目录,通常创建在 `/data/db`,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自定义。确保该目录有合适的权限(例如,归属至`mongod`用户)。
4. **启动MongoDB服务**:
- 可以通过直接运行解压后的`bin/mongod`二进制文件来启动MongoDB服务器,但为了系统服务化,建议创建一个启动脚本并注册到系统服务。
5. **配置MongoDB**:
- MongoDB可以通过配置文件`mongod.conf`进行个性化配置,包括设置端口、数据路径、日志文件、网络选项等。配置文件位置可以根据系统环境选择。
6. **启动服务**:
- 在Linux上,可以使用`systemctl`或`service`命令启动MongoDB服务,例如:`sudo systemctl start mongod`。
7. **设置开机启动**:
- 若要使MongoDB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执行:`sudo systemctl enable mongod`。
8. **验证安装**:
- 运行MongoDB shell(`mongo`命令),连接到本地MongoDB实例,然后输入`db.version()`,如果返回3.4.10,则表示安装成功。
9. **安全配置**:
- MongoDB 3.4引入了默认的安全增强,启动时不再允许匿名访问。因此,应立即为MongoDB配置用户认证和防火墙规则。
10. **操作与管理**:
- MongoDB提供了丰富的管理工具,如`mongodump`用于数据备份,`mongorestore`用于恢复,`mongostat`监控数据库状态等。
- 数据库查询和操作可通过shell、各种编程语言的驱动程序(如Python的PyMongo、Java的MongoDB Java Driver等)进行。
11. **聚合框架**:
- MongoDB 3.4的聚合框架增强了处理数据的能力,允许进行复杂的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
12. **副本集**:
- MongoDB支持副本集,提供数据冗余和高可用性,可以在多个节点之间复制数据。
13. **分片集群**:
- 对于大数据场景,可以使用分片集群进行水平扩展,将数据分布在多个服务器上。
14. **监控与诊断**:
- MongoDB提供了一套监控和诊断工具,帮助管理员识别和解决性能问题。
MongoDB是一个强大且灵活的数据库系统,特别适合于需要快速迭代和处理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在Linux上安装MongoDB 3.4.10,通过理解并运用上述知识点,你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利用MongoDB的强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