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识别与追踪(内附全部代码)v1-1

一、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行业的迅速崛起,基于图像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追踪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FPGA作为一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凭借其内部海量的逻辑门组合及具备常用硬核甚至DPS模块的特点,在图像处理领域提供了全新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本文将介绍如何基于FPGA硬件平台来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追踪。 二、系统设计与实现 1. 系统核心架构 系统以FPGA为核心单元,通过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具体设计,随后进行模块仿真,再利用Quartus软件进行布局布线,最后将图像下载至DE1-SOC评估板上进行场景测试。 2. 摄像头传感器配置 系统首先通过I2C协议配置摄像头Sensor,获取RGB565格式的像素信息。 3. 图像数据处理 系统允许用户通过PS2键盘手动修改帧差阈值,并对图像数据执行格式转换、中值滤波、帧差等流水线处理步骤。这些步骤完成后,系统输出一张二值化的运动结果图。 4. 运动目标位置判断 通过包围盒技术,系统能够判断并识别出运动目标的位置。 三、硬件电路设计与仿真 1. 硬件描述语言设计 本设计采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实现,通过编写代码,定义了数据流和控制逻辑。 2. 模块仿真 利用Modelsim软件,对所设计的硬件模块进行仿真验证。 3. 布局布线 仿真验证后,采用Quartus软件进行实际的布局布线工作。 四、运动目标检测与追踪算法 1. 常见算法介绍 文章简要介绍了目前常见的几种运动目标检测与追踪算法,并最终选择帧差法作为主要算法。 2. 帧差法 帧差法是一种经典的运动检测算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连续两帧图像的差值来检测运动区域。本文采用Matlab软件对帧差法进行仿真验证,并详细介绍了算法原理。 3. 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根据算法分析,设计硬件电路,最终以FPGA硬件为平台实现算法,并展示了其使用效果。 五、实时性分析 对系统进行实时性分析,证实了采用FPGA实现相关图像处理算法的优势。FPGA能高效处理图像数据,并具有较低的延时和较高的处理速度,非常适合实时图像处理场景。 六、关键字分析 文章关键字包括:FPGA、帧间差分、中值滤波、目标检测、包围盒。这些关键字涵盖了系统设计的主要技术点和实现的功能。 七、结论 基于FPGA的运动目标识别与追踪系统实现了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追踪,并通过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仿真验证和实际硬件部署,展示了FPGA在图像处理领域的独特优势和高效性能。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并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调整硬件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图像处理场景。

















剩余116页未读,继续阅读

- 抱着奶瓶去流浪2020-05-03经过验证,程序差三个模块,属于工程不完整

- 粉丝: 11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MATLAB数据处理技术在光学领域屈光度计算中的应用与实现
- 网络营销的策略组合.pptx
- 海康威视嵌入式产品介绍.pptx
-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解答(最终).doc
- 高等数学第五节极限运算法则.ppt
- 浅析网络经济对财务管理的影响.doc
- 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pdf
- 宁波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doc
- 用matlab绘制logistic模型图.ppt
- 住房城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pdf
- (源码)基于Arduino的遥控车系统.zip
- 基于MATLAB的均匀与非均匀应变光纤光栅仿真分析系统 精选版
- 网络管理与维护案例教程第5章-网络安全管理.ppt
-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对青少年语言运用的影响和规范.doc
- 算法讲稿3动态规划.pptx
- 高中信息技术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学案.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