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 时钟总结 HZ TICK 定时器 #### 概述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Linux内核中关于时钟管理的重要概念和技术细节,重点包括系统时钟(HZ)、jiffies以及定时器(TICK)等方面。Linux内核对时间的管理和应用非常广泛,涉及到进程调度、延迟操作、定时任务等众多核心功能。以下将详细解析Linux时钟系统的基本概念、关键数据结构以及相关函数的实现原理。 #### 基本概念 **2.1 时钟(源)** 时钟源是所有电子设备的基础,对于计算机来说,时钟源通常是晶振或其他类型的振荡器,它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周期信号。在操作系统层面,时钟源的作用更加具体,它是用于计数的基准。例如,Linux内核使用时钟源作为时间度量的基础。 **2.2 定时器** 与持续不断的时钟信号不同,定时器具有特定的时间间隔和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刻。在Linux中,定时器主要用于实现周期性任务和延迟操作等功能。定时器的实现通常依赖于底层硬件支持,通过设置硬件寄存器来配置定时器的行为。 **2.3 Linux时钟系统** Linux内核中的时钟系统包含了一系列复杂但高效的时间管理和同步机制。这些机制确保了内核能够准确地跟踪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高级特性。以下将详细介绍Linux时钟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 相关变量与函数的实现 **3.1 jiffies** jiffies 是Linux内核中一个重要的全局变量,用于记录系统启动以来所经历的节拍数(tick)。它是衡量时间的一个基本单位,通常与HZ(每秒节拍数)配合使用。jiffies 的值随时间线性增长,可用于计算进程的运行时间、延迟以及其他时间相关操作。 **3.2 忙等延时** 忙等延时是指内核为了等待一定时间而执行空循环的操作。这种延时方法简单但效率较低,因为它消耗了处理器资源而没有做任何有用的工作。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需要短时间延时时,这种方法仍然会被采用。 **3.3 内核系统时钟/定时器(timer)** 内核系统时钟是通过硬件定时器提供的周期性中断实现的。每当定时器中断发生时,内核就会更新jiffies的值。这种机制确保了jiffies的准确性,并为内核提供了时间度量的基础。 **3.4 睡眠延时** 睡眠延时是指进程主动放弃CPU一段时间,以便让其他进程运行。Linux内核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实现睡眠延时,例如`usleep()`和`msleep()`等函数。这些函数允许用户指定延时的精确时间,并确保在此期间不会消耗CPU资源。 **3.5 内核时间初始化过程** 内核启动时,会初始化各种与时间相关的数据结构和配置。这个过程包括设置时钟频率(HZ)、初始化jiffies以及其他相关变量。初始化完成后,内核就能够准确地跟踪时间并执行各种时间敏感的任务。 **3.6 xtime** xtime是另一个重要的时间变量,用于记录系统启动以来的实际时间,而不是仅仅基于节拍的jiffies。xtime的更新通常通过硬件时钟中断完成,以确保时间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3.7 do_timer()** `do_timer()`是处理定时器中断的核心函数。每当硬件定时器中断发生时,内核就会调用这个函数来更新jiffies和其他时间相关的数据结构。此外,`do_timer()`还负责执行任何已注册的定时器回调函数。 #### 几个选项 **4.1 NO_HZ和HIGH_RES_TIMERS** - **NO_HZ**:这是一种特殊配置,用于减少不必要的定时器中断,从而降低系统负载并提高能效。在这种模式下,jiffies的更新不再由定时器中断驱动,而是由其他中断或事件触发。 - **HIGH_RES_TIMERS**:这种配置支持更高精度的定时器。通过使用高性能硬件定时器,Linux内核可以实现微秒级的定时精度,这对于实时系统非常重要。 **4.2 时钟事件设备(struct clock_event_device)** `struct clock_event_device` 是一种用于描述硬件定时器的抽象数据类型。它包含了定时器的基本属性和操作函数指针,例如设置定时器的到期时间、启用和禁用定时器等功能。这种结构使得内核能够灵活地支持各种不同类型的硬件定时器。 #### 时钟框架 **5.1 基于HZ(arm/mach-ks8695)** 在早期的Linux内核版本中,系统时钟的频率通常固定为HZ(默认为100Hz),这意味着每秒会发生100次中断。这种模式适用于大部分非实时应用,但对于需要更细粒度时间控制的应用则显得不够灵活。 **5.2 NO_HZ** NO_HZ是一种优化技术,它减少了不必要的定时器中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性能和能效。在这种模式下,jiffies的更新不再依赖于定时器中断,而是通过其他事件(如I/O中断)来触发。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那些不需要频繁更新时间的场景。 **5.3 高精度(略)** 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现代内核支持更高精度的定时器。这些定时器通常基于高性能硬件,能够提供毫秒甚至是微秒级别的精度。这种高精度定时器对于实时应用至关重要。 **5.4 高精度和NO_HZ区别联系** - **区别**:高精度定时器和NO_HZ在设计目标上有明显差异。高精度定时器关注的是提高时间测量的精度,而NO_HZ则侧重于减少不必要的中断,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 **联系**:两者都可以作为提高系统性能和时间精度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组合。 #### 数学关系 Linux内核中的时间管理和计算涉及到了许多数学关系,例如jiffies与实际时间之间的转换、不同时间尺度之间的换算等。掌握这些数学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利用Linux内核的时间管理功能。 #### 结论 Linux内核的时钟系统是一个复杂但高效的机制,它确保了操作系统能够准确地跟踪时间,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种高级功能。通过对时钟源、定时器以及相关数据结构和函数的深入理解,开发人员可以更好地优化应用程序,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剩余11页未读,继续阅读

- zaban01012013-08-01挺好的,讲的很详细。
- 空下这个座2012-07-26一般般,用处不大。

- 粉丝: 59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面向对象软件测试技术研究.doc
- 利用数字化网络技术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docx
- 基于PLC的自助洗车机方案设计书72801.doc
- 计算机网络运行的问题及解决措施.docx
- 大数据应用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ocx
-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docx
- 基于ONS和EPCIS的企业物联网中间件技术研究与设计.docx
-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策略.docx
- 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下优化人力资源配置.docx
- 单片机的开放性数控机床研究与设计开发.doc
- 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功能分析(地质大学).doc
- 互联网时代出版企业开展知识服务的方法探索.docx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农村电商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研究.docx
- 单片机技术课程方案设计书报告-足球计分器.doc
- 信息化背景下的高职学校党建工作策略.docx
- 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