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在前端体验优化方面的实践探讨,主要包括面对挑战、工程化的体验优化、基于动静分离的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优化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前端性能的提升。
一、团队面临的挑战
网易云音乐的前端团队在大规模的业务扩展中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业务线的增多和职责的加重,团队需要处理的APP内功能开发越来越多,但用户对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团队的体验意识尚弱,导致问题频发,诸如H5效果不佳、严重的卡顿以及页面加载速度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转化率。
二、体验工程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网易云音乐的前端团队开始实施体验工程化策略。通过自动化接入性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性能问题的持续追踪和反馈,为前端开发人员提供了优化指引。此外,团队还制定了体验度量标准,性能数据可以实时上报,页面会自动被收录并进行性能测试,一旦性能评估不达标,页面就会被预警。通过这样的流程,团队快速形成了正向循环,提供了性能分析报告,直观地解决问题。
三、基于动静分离的优化策略
网易云音乐的前端团队还尝试了基于动静分离的优化策略。动静分离是将动态内容(如页面中的动态数据更新)和静态内容(如页面中相对稳定的部分)分开处理,可以提升页面加载速度,减少资源消耗。这种策略可以将业务逻辑和数据处理与前端展示分离,让前端工程师能更专注于页面加载和展示的优化,同时让后端工程师更专注于数据处理的优化。
四、性能监控和度量标准
在性能监控方面,网易云音乐的前端团队使用了Performance API、Chrome Lighthouse插件以及Lighthouse性能监控系统等工具。Performance API可以提供真实环境中各阶段时间节点的数据,包括页面导航、资源加载以及长耗时任务等信息。Chrome Lighthouse插件则提供了基于预设环境的性能评估模型和分析报告,可以面向感官体验进行持续优化,并关注代码侧的实验室性能,通过分析报告直观地展现问题所在。
五、自动接入性能监控系统
网易云音乐前端团队还自动接入了性能监控系统,这包括了新建应用构建发布、前端部署系统以及WAPM性能监控平台和Puzzle模块。这些系统的集成使得前端的性能监控可以自动进行,包括页面的收录、测试和性能数据的实时上报。
六、性能预警、评估和优化指引
团队通过性能监控和分析,可以对页面进行性能评估,并在性能不达标的情况下进行预警,同时提供优化建议。这个过程通过定时任务完成,对满足条件的页面进行Lighthouse测试,生成分析报告,并通过邮件推送预警和优化建议给团队,以确保性能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七、前端优化带来的体验提升
在实施了上述前端优化措施后,网易云音乐的页面性能有了显著的提升。文章最后提到的数据显示,与2019年9月相比,当前的大盘性能中位数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直接体现了用户体验的优化效果。
整体来看,网易云音乐前端团队通过工程化的方法,结合自动化工具和监控系统,系统性地提升了前端性能。在挑战和问题面前,团队不断探索和实践,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前端体验优化路径。通过一系列标准化、自动化的流程,团队能够高效地解决性能问题,持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音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