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实践中,对于低效资产的审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直接关系到审计质量和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低效资产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而且可能导致企业资产的流失和财务风险的增加。因此,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程序,以揭示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低效资产情况,确保财务报表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审计人员需要明确低效资产的定义及其种类。低效资产是指那些利用效率低下、价值无法得到充分体现或面临减值风险的资产。它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具体到每个资产类别,低效资产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各有不同。
在货币资金方面,低效资产可能表现为长期未达账项和外埠存款中的呆坏账。长期未达账项是指汇兑差错等因素导致长期无法收回或难以收回的资金,而外埠存款中的呆坏账则是指采购名义下汇入的资金被挪用或因其他原因形成的难以回收的款项。
对于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呆坏账则通常是由于赊销、采购、借款等原因形成的难以回收的款项。在审计时,审计人员需要通过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其他应收款账龄分析表及预付账款长期挂账资料,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
存货中的低效资产则可能表现为由于料件废损、市场价格下跌或其他原因导致的成本账面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情况。审计人员应对存货进行盘点,确定存货的实际状况,并通过比较账面价值和市价,以评估存货的减值情况。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低效资产可能包括无法收回的投资收益和投资本金。其形成原因可能是因为被投资单位的经营亏损、被审计单位为了粉饰业绩而进行的不当评估或审计单位决策者的个人利益考虑。
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中的低效资产往往与技术进步、市场价值波动、长期闲置、折旧政策不当等因素有关。对于这些资产,审计人员应通过盘点和评估其使用价值和市场价值,识别出其中的低效资产。
此外,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溢中的低效资产也是审计时不可忽视的方面。这些资产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被利用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审计人员应通过审计程序,揭示这些项目的真实情况,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在审计方法上,审计人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比如,对于货币资金的审计,需要核实银行存款明细账、银行对账单等,查清长期未达账项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可收回性。对于应收款项,获取或编制相关的账龄分析表,并通过查询、函证和抽样分析等方式,确认呆坏账的数额。存货的审计则应采取盘点的方式,确定实际状况,并对账面价值和市价进行比较。对于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可能需要结合评估报告进行审计,并对其减值迹象进行分析。
审计低效资产是提高审计质量、揭示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关键步骤。通过上述审计活动,审计人员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处理低效资产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为准确的财务信息,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经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