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店信息化的发展】
饭店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阶段,分别是电算化阶段、自动化阶段、网络化阶段、集成化阶段和协同化阶段。
一、电算化阶段
在电算化阶段,饭店开始利用计算机处理大量信息,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饭店内部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被计算机化,包括客房管理、餐饮服务、通讯、娱乐和商务活动等各个方面的数据。这一阶段的目的是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水平。
二、自动化阶段
自动化阶段引入了智能楼宇控制和设备管理监控,例如暖通空调、给排水、电力照明、消防和电梯等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同时,饭店办公业务也实现了自动化,文档信息传递和管理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三、网络化阶段
网络化阶段的饭店不仅提供了高速互联网接入,还构建了网上预订系统、市场推广平台和电子商务系统。饭店管理信息系统得以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业务领域,并开始与互联网紧密结合,支持远程办公和在线交易。
四、集成化阶段
集成化阶段的饭店信息化强调各个软件模块之间的无缝集成,如宴会管理、财务、人力资源、前台、餐饮、成本控制、工程设备、采购、仓库、客房服务和商业智能等。同时,与智能自动化系统(如门锁管理)和其他外部系统(如在线交易)实现接口,形成一体化的信息管理系统。
五、协同化阶段
协同化阶段是饭店信息化的高级形式,通过互联网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连接客户、饭店、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实现跨行业、跨组织、跨地区的实时在线协同工作。饭店可以据此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并结合ERP、CRM、SCM等理念,优化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国内饭店信息化的发展情况相对滞后,大多处于初级阶段,但也有一些企业,如锦江、首旅和金陵,通过合资、外包或自主研发,推动了信息化进程。然而,我国饭店业的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这限制了其市场响应速度和决策质量,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
总结来说,饭店信息化的发展是从基础的计算机应用到全面的网络化和协同化,旨在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管理,以及加强内外部合作。随着技术的进步,饭店信息化将继续深入,为行业的现代化和竞争力提升提供关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