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本方案主要针对气象行业的信息化改革,旨在构建一个全面的智慧气象云平台,以满足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我们来深入理解需求梳理和行业发展趋势。
1. **需求梳理与行业发展趋势**
- 需求问题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数据分散、信息孤岛、应用林立,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 发展战略:通过大整合和大平台的建设,实现业务数据、平台基础设施和管理的深度融合。
- 内涵与要素构成:智慧气象愿景涉及智慧城市,强调开放共赢和融合创新,旨在提升气象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 **气象行业解决方案**
- 技术架构:建设包含国家级主中心、同城灾备中心、异地灾备中心以及省级分中心的多层次云平台,确保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涵盖安全、数据和服务的标准,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规范管理。
- 资源整合:以CIMISS为基础,构建统一的数据环境,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的高效流动和共享。
3. **气象信息化建设方向**
- 大整合:通过统一运维管理,集中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打造资源池,降低重复建设和运维成本。
- 大平台:构建统一大平台,如CIPAS、MICAPS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减少重复录入。
- 容灾能力:设立同城双活和异地容灾中心,增强系统的抗风险能力。
4. **气象公有云部署和设想**
- 公有云化:考虑将部分数据库云化,采用服务采购模式,减少初期投入,根据实际需求计费。
- 物理部署:选择靠近用户的城市云中心或高性能计算中心,优化服务质量。
5. **挑战与应对策略**
- 信息化痛点:业务自建导致标准不一,系统繁杂,管理困难,安全水平不足。解决策略是推行标准化,整合资源,强化运维监控。
- 设备与利用率:设备多、品牌杂,利用率低。通过云计算资源池提升设备利用率,简化管理。
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建设旨在通过标准化、数字化和资源整合,打造一个扁平化、智慧化的信息组织体系。通过云化、资源共享和灾备策略,提升气象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同时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方案不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升级,也注重政策和标准的建立,确保气象信息化工作的规范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