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lua实现高并发限流.docx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我们的灵活用工系统调用优付渠道接口做用户签约或资金下发时,优付系统增加了API接口请求的限流策略。 针对每一个商户的每种类型的接口请求做限流。比如:同一商户,每秒钟只允许20次签约请求。当每秒请求超过20次时,会提示“客户请求签约接口次数超限”。 那么,作为下游系统,我们就要对并发进行控制,以防出现无效请求。 最常用的并发限流方案是借助redis/jedis。为了保证原子性,这里,我使用Redis+LUA脚本的方式来控制。 那么, 对于服务提供方来说,当请求量超出设定的限流阈值,则直接返回错误码/错误提示,并终止对请求的处理。 而对于调用方来说呢,我们要做的是:当并发请求超出了限定阈值时,要延迟请求,而不是直接丢弃。 话不多说,上代码吧。 Redis 和 Lua 在高并发限流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分布式系统中的流量控制策略,目的是防止系统因过多的并发请求而过载。在上述场景中,优付系统对商户的接口请求进行了限流,每秒钟只允许特定次数的签约请求,超过这个阈值则返回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游系统即灵活用工系统需要采取限流措施,确保不会发送无效请求。 Redis 是一个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常用于缓存和数据共享,它的操作具有原子性。而 Lua 是一种轻量级的脚本语言,可以嵌入到 Redis 中执行,保证了多客户端环境下脚本执行的隔离性和原子性,非常适合用于限流这种需要原子操作的场景。 在提供的代码中,`RedisLimiter` 类是一个 Spring 组件,它利用 `RedisTemplate` 和 Lua 脚本来实现限流功能。`limitWait` 方法是服务调用方使用的方法,当并发请求超过限流阈值时,该方法会让请求等待,而不是直接丢弃。内部循环检查 `limit` 方法的结果,如果被限流(返回 false),则计算剩余的存活时间(TTL),让线程休眠对应的时间,然后再次尝试。 `limit` 方法是实际执行限流逻辑的地方,它使用了一个 Lua 脚本。在 Lua 脚本中,通常会包含以下步骤: 1. 使用 `incrby` 命令原子地增加 key 的值,表示当前请求计数加一。 2. 使用 `get` 命令获取 key 的当前值,与预设的限流阈值比较。 3. 如果当前值小于等于阈值,说明没有超过限制,返回 true,允许请求继续。 4. 如果当前值超过阈值,说明达到限流条件,返回 false,拒绝请求。 通过这种方式,RedisLimiter 可以确保在高并发环境下,每秒钟对特定接口的请求不超过指定次数,有效地保护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同时,使用 Lua 脚本执行限流逻辑,避免了在客户端进行复杂的并发控制,降低了实现复杂度并提高了效率。 总结来说,Redis 和 Lua 结合使用可以实现高效且原子的限流策略,适用于分布式系统中的流量控制,能够帮助系统应对高并发场景,保护服务免受过载的影响。在上述代码中,`RedisLimiter` 类的实现展示了如何结合 Spring 和 Lua 来实现这一功能,确保服务调用方在达到限流阈值时能正确处理等待和重试,从而优化系统整体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剩余10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300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的实践路径.docx
- 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资源整合与价值创造的技术路径.docx
- 科技成果转化新引擎:智能顾问赋能创新生态.docx
- 科技园区成果转化升级:平台驱动的资源优化新模式.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创新实践与效率提升.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生态赋能型营销软文.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增效方案与落地建议.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技术经纪人视角下的创新实践.docx
- 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新模式探索_3.docx
- 数智赋能:突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瓶颈.docx
- 数智赋能:重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路径.docx
- 数智引擎驱动科技成果转化新范式.docx
- 数智引擎赋能,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docx
- 县域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破局与突破的实践探索.docx
- 极简单行阅读器-上班族必备划水摸鱼神器
- 打破传统壁垒: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数智服务平台的创新路径.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