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给定文件的信息,我们可以详细地探讨其中涉及的计算机网络知识点。
### 计算机网络服务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信息交换**:允许网络中的用户互相传递信息,无论是文本、图像还是视频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2. **资源共享**:包括硬件资源(如打印机、硬盘空间等)和软件资源(如应用程序)共享。
3. **休闲娱乐**: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等,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
### 分组交换的要点
分组交换是一种基于存储-转发机制的数据传输方式,其主要特征如下:
- **分组划分**:将原始数据分成若干小块,每一块被称为一个分组。
- **动态复用**:分组在网络传输时,多个分组可以在同一物理信道上动态共享带宽。
- **逐跳转发**:每个分组在网络节点处被暂时存储,随后根据路由选择机制被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 **重组**:当分组到达目的地后,按照原始顺序重组,形成完整的报文或数据流。
- **优势**:相比于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相比于报文交换,减少了传输延迟。
###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比较
#### 电路交换
- **特点**:在数据传输前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
- **优点**:实时性强,适用于语音通信。
-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不适合突发性的数据传输。
#### 报文交换
- **特点**:整个报文一次性传输,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
- **优点**:提高线路利用率,支持异种网络互联。
- **缺点**:传输延迟大,不适合实时应用。
#### 分组交换
- **特点**:数据被分割成多个分组,每个分组独立传输。
- **优点**:高效率、灵活性好、延迟相对较小。
- **缺点**:相对于电路交换,初期连接建立稍慢。
### 因特网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1. **单个网络向互联网的发展**:起源于ARPANET,1983年TCP/IP成为标准协议标志着现代互联网的诞生。
2. **三级结构因特网的建成**:1985年后NSFNET的建立,形成了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的结构。
3. **多层次ISP结构的形成**:商业机构进入互联网领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支持。
### 因特网标准制定过程
- **标准草案**:初步阶段,还不是正式的RFC文档。
- **建议标准**:经过验证后发布为RFC文档。
- **草案标准**:进一步完善后的状态。
- **因特网标准**:最终成为被广泛接受和遵循的标准。
### Internet与internet的区别
- **internet**:泛指任何两个或多个网络的互联,强调的是网络间的连接。
- **Internet**:特指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的网络系统,即我们常说的互联网,强调的是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络。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服务,以及网络交换技术的不同类型和发展历程,对于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