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十步优化SQL SERVER

preview
需积分: 0 2 下载量 87 浏览量 更新于2012-07-09 收藏 1.17MB DOCX 举报
SQL Server 是一款广泛使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于任何数据库系统而言,性能优化都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按照十步法,深入探讨如何优化SQL Server的数据访问,提高系统效率。 **第一步:应用正确的索引** 索引是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每个表都应该有主键,主键索引能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完整性,同时提升查询速度。主键通常定义为非空且唯一的字段,创建时会自动创建索引。除此之外,根据查询模式和性能需求,应适当地添加其他辅助索引,例如唯一索引或非唯一索引,以加速特定查询。 **第二步:创建适当的覆盖索引** 覆盖索引是指包含查询所需所有列的索引,这样查询可以直接从索引中获取数据,而无需回表。使用数据库调整顾问(Database Engine Tuning Advisor, DTA)可以帮助识别和创建这样的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 **第三步:整理索引碎片** 索引碎片可能导致查询性能下降。索引碎片分为逻辑碎片(页内部排序不连续)和物理碎片(页在磁盘上的分布不连续)。通过监视索引统计信息,可以判断是否存在碎片问题。整理碎片主要有两种方式:索引重组(ALTER INDEX REORGANIZE)用于轻度碎片,可以在线进行,不影响查询;索引重建(ALTER INDEX REBUILD)则用于重度碎片,可能需要锁定表,但能彻底清理碎片。 **第四步:将TSQL代码从应用程序迁移到数据库中** 将业务逻辑移至存储过程或函数中,可以减少网络通信,提高执行效率。此外,数据库引擎在处理TSQL时有更优的优化策略。 **第五步:识别并重构低效TSQL** 1. 避免使用"SELECT *",应明确指定需要的列,减少无谓的数据传输。 2. 避免在连接条件中包含不必要的表,减少数据扫描量。 3. 在子查询中避免使用COUNT()等聚合函数,可以改用 EXISTS 进行存在性检查,降低计算复杂度。 4. 尽量避免不同类型列之间的连接,可能导致隐式类型转换,影响索引利用。 5. 避免死锁,合理设置事务隔离级别和资源锁定顺序。 6. 使用基于规则的TSQL编写,而非程序化的,有助于优化器理解并优化代码。 7. 避免使用COUNT(*)获取全表记录数,可以使用 sys.dm_db_partition_stats 视图获取更高效的信息。 8. 动态SQL虽然灵活,但可能导致执行计划复用问题,谨慎使用。 9. 临时表在多线程环境中可能导致额外的资源消耗,考虑使用变量或表变量替代。 10. 对于文本搜索,利用全文索引代替LIKE操作,提高模糊搜索性能。 通过以上十步,可以显著提升SQL Server的性能。不过,优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同时,应结合实际工作负载、硬件资源以及数据库设计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实现最佳的性能优化效果。
身份认证 购VIP最低享 7 折!
30元优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