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是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数据的传输、共享、通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份中央电大的期末试题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协议、设备以及通信方式等多个知识点。
1. **IP地址分类**:试题中提到C类IP地址,一个C类地址允许的最大主机数是2^8 - 2 = 254台,而不是65533台。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其中A、B、C类用于主机,D类用于多播,E类预留。
2. **协议**:实体间通信的规则被称为协议,如TCP/IP协议族,它定义了网络通信的格式和交互方式。
3. **光纤类型**:单模光纤的直径较小,一般为8-10微米,能支持单束激光传播,光束与轴线几乎平行,适合长距离传输。
4. **面向连接服务**:面向连接的服务包括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如TCP协议就提供这样的服务,确保数据可靠传输。
5. **开放系统互联模型(OSI)**:OSI模型是七层结构,开放指的是系统间可以互相连接并进行通信,而非任意系统都能接入。
6. **双绞线的作用**:双绞线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电磁干扰,不是加快数据传输速率。
7. **TCP/IP协议层次**:TCP/IP协议通常分为四层,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不同于OSI的七层模型。
8. **数字信号传输**: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但并非不会受干扰,只是比模拟信号更稳定。
9. **网络层功能**:网络层在ISO/OSI模型中的主要任务是路由选择,负责数据包从源到目的地的路径确定。
10. **IEEE 802.3**:这是描述以太网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MAC子层的协议,包括CSMA/CD访问控制机制。
**选择题**涉及了多路复用技术、VLAN、DHCP协议、电路交换、网络攻击类型、以太网标准、SNMP协议、差错控制编码、局域网设备和三层交换的定义。
1. 多路复用技术不包括光分多路复用。
2. VLAN代表虚拟局域网,是一种网络划分技术。
3. DHCP协议用于动态分配IP地址。
4. 电路交换是基于线路交换的方式。
5. 常见的网络攻击还包括拒绝服务攻击。
6. 以太网是基于IEEE 802.3标准。
7. SNMP是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8. 具有纠错功能的编码是循环冗余码。
9. 局域网连接设备不包括路由器。
10. 三层交换是指同时在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进行交换的设备。
**填空题**测试了对网络设备、同轴电缆优势、以太网协议、OSPF协议、网络组成、协议要素、SOA概念的理解。
**简答题**涵盖了网络服务模式(C/S、B/S、P2P)、网络定义涉及的四个方面(硬件、软件、协议、资源)以及OSI模型中差错检测的方法。
**论述题**要求解释CSMA/CD的访问控制原理和步骤,这是一种用于以太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当多个设备尝试同时发送数据时,通过监听信道、碰撞检测和随机后退策略来避免冲突。
这份试题全面考察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架构、协议、设备、通信方式、安全问题等多个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