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四级网络工程师真题涵盖了众多网络技术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宽带城域网技术、接入技术、弹性分组环(RPR)、光传输系统、路由器性能指标、网络地址转换(NAT)、IP地址聚合、IPv6地址表示、BGP协议以及路由选择协议如RIP。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宽带城域网技术:宽带城域网(Broadb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BMAN)是一种用于城域范围内的高速网络,它提供了QoS保障,如RSVP(资源预留协议)、Diff-Serv(差异服务)和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带内网络管理利用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建立网络管理系统,提供带宽保证和流量工程。
2. 接入技术:包括802.15.4标准通常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而非远距离无线宽带接入;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复用实现上下行信道分离;光纤传输系统具有长距离传输能力;ADSL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上行和下载带宽不等。
3. RPR(弹性分组环)技术:RPR能够在50毫秒内快速恢复故障,每个节点执行公平算法(如FDDI),并有内外两环进行数据和控制分组传输。
4. ITU标准OC-12:其传输速率为155.520Mbps。
5. 路由器技术指标:吞吐量代表包转发能力,背板能力影响吞吐量,延时抖动对实时服务如语音、视频至关重要,突发处理能力是指在最小帧间隔值下的数据处理速度。
6. 交换机端口带宽计算:16个全双工千兆端口的总带宽为16*1Gbps=16Gbps,考虑冗余至少需要1.6Gbps上联端口带宽。
7. 系统可用性:99.999%的可用性意味着每年的停机时间不超过5分钟。
8. 子网掩码:191.22.168.0对应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48.0,因为这是将191.22.168.0四舍五入到最接近的256的2的幂次。
9. 网络地址转换NAT:NAT将内部网络地址转换为外部网络地址,根据图示,源(S)应该是内部地址211.81.2.1,端口6023,目标(D)是外部地址202.113.65.2,端口80。
10. IP地址聚合:三个地址块59.67.159.224/27、59.67.159.208/28、59.67.159.192/28聚合后的地址是59.67.159.192/26。
11. IPv6地址表示:B选项的0:0:0:0:0:2A:F:FE08:3是错误的,IPv6地址中连续的零可以用::表示,所以正确形式应为21DA:0:0:0:2A:F:FE08:3。
12. BGP协议:BGP发言人通过TCP建立连接交换路由信息,发送open分组进行初始化,使用notification分组通知路由变化,保持相邻关系通过周期性的keepalive分组。
13. RIP路由协议:RIP中,收到邻居的V,D报文后,R1会更新其路由表,距离值从上到下依次为0(本地接口)、5(从R2学到,增加1)、4、3、2。
14. 路由选择协议: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使用分布式链路状态算法,而RIP使用距离向量算法。
这些知识点反映了网络工程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架构、协议、性能评估和故障恢复等方面。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对于网络管理和维护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