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化学试题结构: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 纯净物概念:纯净物是由单一物质组成的,例如题目中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的物质,即五水合硫酸铜,是一种纯净物。而汽水、原油、矿泉水等都包含多种成分,不是纯净物。
3.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变化不涉及新物质的生成,如木炭研碎;化学变化则伴随新物质的生成,如铁锅生锈,石墨变金刚石。
4. 化学反应的特征: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状态、颜色、发光、放热、能量变化等现象,但这些并不都是必要条件,唯一确定的标志是生成新物质,因此正确答案为③和⑤。
5. 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包括过滤、闻气味、点燃酒精灯和取少量液体的方法。题目中展示的图片可能涉及这些操作的正确与否。
6. 催化剂特性: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改变反应的平衡,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是催化剂,但不生成更多氧气。
7. 化学反应类型:氯酸钾分解、加热碳酸和电解水是分解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是还原反应,这四种反应类型不同。
8.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会破裂重组,分子种类会发生变化;同种和不同种原子都能结合成分子;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在于物质组成是否单一,与原子种类无关;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保持最小微粒性质的基本单位。
9. 硬水软化方法: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中的钙镁离子浓度,从而软化硬水。加肥皂水是检测硬水的方法,过滤和消毒处理不能软化硬水。
10. 原子结构:元素A、B、C的粒子结构示意图显示了电子排布情况,可用于判断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形成化合物的类型。
11. 物质区分方法:根据气味、燃烧现象、反应活性等可以区分不同物质,如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空气与氧气、氮气与二氧化碳。
12. 金属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以及能否置换出其他金属,可排列金属活泼性顺序。镁条能置换出锰,表明镁比锰活泼;锰能与酸反应,而铜不能,表明锰比铜活泼。
13. NiFe2O4中镍的化合价:已知铁的化合价为+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可以推算镍的化合价为+2。
14. 乙醇的性质: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6,分子结构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C、H、O元素质量比为24:6:16,不是2:6:1。75%的酒精是混合物,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15. 乙醇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给出的反应微粒关系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8Y=X3Y2。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础理论、实验操作、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活动性、化合价计算、有机物性质等多个方面,适用于九年级学生的化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