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F专题
OSPF工作原理
建立领据表
选择DR/BDR
选取规则
同步数据库
计算路由表
OSPF背景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最短路径优先)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组织开发的一个基于链路状态的内部网关协议。目前针对IPv4协议使用的是OSPF Version 2。下文中所提到的OSPF均指OSPF Version 2。
1 OSPF特点
· 适应范围广:支持各种规模的网络,最多可支持几百台路由器。
· 快速收敛:在网络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后立即发送更新报文,使这一变化在自治系统中同步。
· 无自环:由于OSPF根据收集到的链路状态用最短路径树算法计算路由,从算法本身保证了不会生成自环路由。
· 区域划分:允许自治系统的网络被划分成区域来管理。路由器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减小降低了内存的消耗和CPU的负担;区域间传送路由信息的减少降低了网络带宽的占用。
· 等价路由:支持到同一目的地址的多条等价路由。
· 路由分级:使用4类不同的路由,按优先顺序来说分别是:区域内路由、区域间路由、第一类外部路由、第二类外部路由。
· 支持验证:支持基于区域和接口的报文验证,以保证报文交互和路由计算的安全性。
· 组播发送:在某些类型的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