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双写_DoubleWrite

本文详细介绍了MySQL InnoDB存储引擎中双写缓冲(doublewrite)机制的目的与工作原理。通过在内存中创建2M的doublewrite buffer, 将脏页复制并先写入共享表空间ibdata1, 再写入各表空间文件,以此防止页损坏。文章还提供了查询双写状态和统计数据的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目的:防止页损坏,

原理:在内存中开辟了 doublewrite buffer 内存空间(2M),将脏页复制到doublewrite buffer 内存空间后, 先把doublewrite buffer的页数据写入到共享表空间ibdata1磁盘上,复制了页的副本完成之后, 再将 doublewrite buffer的页数据写入到各个表空间文件中。

 

数据页默认16k,一次写入512字节,防止页损坏,doublewrite产生了页副本,用于恢复页, 然后redo 在恢复的页上重做一遍日志

redo buffer和redo file 都是512字节大小,一次写入也是512字节,原子写,所以不需要doublewrite

 

官方文档:https://dev.mysql.com/doc/refman/5.7/en/innodb-doublewrite-buffer.html

 

--查看两次写状态

--两次写,默认开启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doubl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doublewrite | ON    |
+--------------------+-------+
1 row in set (0.01 sec)


--查看两次写 数据统计
mysql>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innodb_dblwr%';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dblwr_pages_written | 57540 |    --两次写的页数
| Innodb_dblwr_writes        | 844   |    --两次写的次数
+----------------------------+-------+
2 rows in set (0.00 sec)

--以上写入页数和写入次数的比率  
mysql> select 57540/844 ratio;
+---------+
| ratio   |
+---------+
| 68.1754 |
+---------+
1 row in set (0.00 sec)

 

<think>嗯,用户问的是MySQL中的缓冲机制及其实现方式。首先,我需要确认自己对缓冲的理解是否正确。缓冲通常是指在处理数据时使用两个缓冲区,一个用于前台操作,另一个用于后台处理,以减少等待时间并提高效率。这在图形学或者I/O操作中比较常见,但MySQL中的缓冲可能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得回忆一下MySQL的相关知识。记得InnoDB存储引擎有缓冲池(Buffer Pool),这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用于缓存数据和索引。可能缓冲和缓冲池有关?比如在入数据时,先入内存缓冲区,再刷盘到磁盘,这样可能涉及到缓冲机制。 另外,日志系统如redo log和binlog的入也可能使用缓冲。比如,redo log的入过程可能有多个缓冲区,一个正在入,另一个在准备刷盘,这样可以避免阻塞。或者binlog在同步到从库时,主库可能有一个缓冲区用于累积事件,另一个用于发送,从而实现并行处理。 还需要考虑页面清理线程(Page Cleaner Thread)。当缓冲池中的脏页需要刷盘时,可能使用缓冲机制来避免阻塞用户线程。比如,一个缓冲区用于继续处理新的操作,另一个被清理并入磁盘。 不过,用户提供的参考引用中提到MySQL 8.0的C API用于复制事件流,这可能与binlog的缓冲有关。比如,主库生成binlog事件时,可能使用两个缓冲区,一个在填充当前事件,另一个用于发送给从库,这样主库可以持续处理事务而不必等待网络传输。 另外,需要确认缓冲在MySQL中的具体实现是否存在官方文档支持。可能需要查阅MySQL文档或相关源码。比如,InnoDB的缓冲池管理、redo log的入机制、binlog的组提交等都可能涉及缓冲技术。 总结一下,可能的实现点包括:缓冲池的脏页入、redo log的缓冲区切换、binlog的组提交和发送机制,以及复制过程中的缓冲应用。需要将这些点组织起来,用中文解释清楚,并确保LaTeX格式正确,同时生成相关问题。</think>### MySQL缓冲机制解析 MySQL缓冲机制主要用于优化I/O密集型操作,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内存缓冲区降低磁盘操作延迟。以下从三个层面分析其工作原理: 1. **InnoDB缓冲池的层管理** - 主缓冲池($Buffer\ Pool$)采用分段LRU算法管理数据页 - 操作先修改内存中的脏页($dirty\ page$),后台线程异步刷盘 - 通过$doublewrite\ buffer$实现安全页入: $$page_{memory} \xrightarrow{flush} doublewrite\ buffer \xrightarrow{fsync} data\ file$$ 2. **日志系统的缓冲设计** - Redo log使用循环缓冲区: ```mermaid graph LR A[活跃缓冲区] -->|满后切换| B[备用缓冲区] B -->|后台刷盘| C[(磁盘)] ``` - Binlog通过组提交($Group\ Commit$)优化: $$事务1+事务2+... \xrightarrow{缓冲} 批量fsync$$ 3. **复制流程中的缓冲应用** - 主库使用$binlog\ cache$临时存储事件[^1] - 从库通过$relay\ log\ buffer$进行中继缓冲 - 并行复制时采用多工作线程+缓冲队列模式 ### 实现关键点 - 内存屏障保证缓冲区切换原子性 - 刷盘阈值动态调整($innodb_flush_neighbors$) - 异步I/O线程池管理($innodb_write_io_threads$)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