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主要讲解切面处理,对于AOP的详细介绍不过于多说。

  1. SpringAop理解和实现原理:
    AOP 叫做⾯向切⾯编程,他是⼀个编程范式,⽬的就是提⾼代码的模块性。Srping AOP 基于动态代理 的⽅式实现,如果是实现了接⼝的话就会使⽤ JDK 动态代理,反之则使⽤ CGLIB 代理,Spring AOP 的应⽤主要体现在 事务、⽇志、异常处理等⽅⾯,通过在代码的前后做⼀些增强处理,可以实现对业务 逻辑的隔离,提⾼代码的模块化能⼒,同时也是解耦。Spring主要提供了 Aspect 切⾯、JoinPoint 连接 点、PointCut 切⼊点、Advice 增强等实现⽅式。
  2. 切面常用注解:
    /**
     * @Aspect:用来描述这是一个切面类
     * @Component:表示交给Spring来管理
     * @Pointcut:定义一个切面,所关注的某事件入口
     * @Before:  在之前做什么
     * @After:   在之后做什么
     * @AfterReturning:在之后对其数据做增强处理
     * @AfterThrowing:  抛出异常时处理
     **/
  3. 定义一个切面类
  4. 在需要切面的方法上加入@Pointcut注解
    /**
     * @Pointcut:定义一个切面,所关注的某件事入口
     * 
     * execution():表达式主体
     * 第一个*:表示返回值类型,*表示所有类型
     *  com.zsmxh.controller:包名
     *  ..:表示当前包和当前包子包
     *  第二个*:表示类名,*表示所有类
     *  *(..):*表示方法名,括弧里边表示参数,..表示任何参数
     *  
     * @annotation():针对否个注解来定义切面,如下根据@GetMapping进行切面
     * 比如:@GetMapping、@PostMapping、@DeleteMapping
     *  **/
  5. 指定切面方法之前做什么@Before
    /**
     * @Before:在之前做什么,指定的方法在切面切入目标方法之前执行
     * 
     * pointcut():定义切面入口方法
     **/
  6.  

  7.  在指定方法之后做什么@After

    /***
     *
     * @After:指定的方法在切面切入目标方法之后执行、和@Before注解对应
     *
     * pointcut():定义切面入口方法
     *
     **/
  8. 数据增强处理@AfterReturning
    /**
     * @AfterReturning  :和 `@After` 有些类似,区别在于 `@AfterReturning` 注解可以用来捕获切入方法执行完之后的返回值,对返回值进行业务逻辑上的增强处理
     * pointcut:切面方法名
     * returning:被切方法的返回值,必须要和参数保持一致,否则会检测不到
     *
     **/
  9. 数据异常处理@AfterThrowing
    /**
     *
     * @AfterThrowing:被切方法执行时抛出异常时会进入
     * pointcut:切面方法名
     *throwing:属性的值必须要和参数一致
     **/

 

 

 

 

Logo

华为开发者空间,是为全球开发者打造的专属开发空间,汇聚了华为优质开发资源及工具,致力于让每一位开发者拥有一台云主机,基于华为根生态开发、创新。

更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