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Python小二。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最近在网上看到个帖子。“转岗降薪5000,全公司都在看我笑话。”
那天,HR把调岗协议拍在桌上,语气像在施舍:
“不想签就走人,外面排队的一大把。”
我攥着笔,手心全是汗。签字那一刻,耳边是同事的窃笑:
“啧啧,从核心部门被‘流放’到边缘组,还倒贴5000,真惨。”
反转
01. 同事的嘲笑,成了命运的预警
原部门的人每天打卡下午茶,晒加班餐,调侃我:
“哟,边缘组今天几点下班啊?”
我憋着一口气,把新岗位当成救命稻草:
主动啃最烂的摊子:接手被3个前任甩锅的项目,每天加班到凌晨。
把降薪当成“学费”:自费报班学新技能,周末泡在图书馆。
02. 3个月后,命运开始洗牌
周一早晨,原部门10个人被集体叫进会议室。
十分钟后,他们抱着纸箱走出来,脸色惨白。
裁员名单上,没有我。
领导私下告诉我:“其实降薪转岗是‘保护性调整’,高层早定了裁员名单,但没人敢明说。”
最后
那天我请原部门的同事吃饭,他们苦笑:“当时觉得你傻,现在才知道,命运给的烂牌,早标好了价格。”
我举杯,心里默念:“哪有什么天选之子,不过是把每一次‘被迫’,都活成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