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一个链表,两两交换其中相邻的节点,并返回交换后的链表。
示例:
给定1->2->3->4
, 你应该返回2->1->4->3
说明:
- 你的算法只能使用常数的额外空间。
- 你不能只是单纯的改变节点内部的值,而是需要实际的进行节点交换。
思路解法: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知道,在链表里,如何正确的进行链表节点交换。比如有个链表,1->2->3->4->5,我们要交换3和4节点,那么正确的执行就是,3的上一个节点pre,应该指向4,然后3执行4的下一个节点5,最后4执行5。执行过程如下:
第一步:得到链表A 1->2->4->5,3被挂起,当然是另一种形式存在,就是链表B 3->4->5。
第二步:得到链表C 3->5,也就是将链表B 3->4->5的4去掉。
第三步:整合A和C链表,将4指向3,得到结果链表,1->2->4->3->5,交换完成。
这就是思路,具体代码以及解释,请看下文:
public class SwapPairs {
class ListNode {
int val;
ListNode next;
public ListNode(int val) {
this.val = val;
}
}
public ListNode swapPairs(ListNode head) {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特殊情况处理,节点数量小于2
return head;
}
ListNode root = new ListNode(0);//必须定义一个根节点,从而记住最后链表的头部
root.next = head;//自定义节点next与链表链接上
ListNode pre = root;//需要一个节点记住,发生交换前,上一次交换的末尾节点索引点
while (pre.next != null && pre.next.next != null) {//下一次交换的下一个节点,下下个节点都不为空才能交换
ListNode start = pre.next;//定义下一次交换的第一个节点
ListNode then = pre.next.next;//定义下一次交换的第二个节点
//第一个和第二个节点位置交换
//这里有个必须注意的是,链表位置交换,比如1->2->3->4->5,这个链表,2和3要交换。执行交换操作就是
//1先指向3,然后2执行4,最后3指向2,这样就链接起来了。
pre.next = then;
start.next = then.next;
then.next = start;
pre = start;//最后更新下一次交换前的上个节点node
}
return root.ne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