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程序的调试利器

目录:

一、printf串口输出

二、半主机的巧妙应用

三、SWO引脚的巧妙应用

四、RTT的应用

五、JScope的应用_MCU


一、printf串口输出

作为一名嵌入式软件系统工程师,掌握高效快捷的调试方法,往往会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串口打印实时打印出MCU的运行状态,想必大家都有用过,可你是不是仍然停留在串口打印字符函数(比如说函数名是StringUartSend)都需要自己写的时代。纵然我承认你C语言功底很深厚,但是其实你已经OUT了。现在是讲究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金钱。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C语言函数库,会让很多代码的编写变的很简单。

比如说,现在我们需要通过串口输出1个3位的10进制整数,变量名就叫A。按照之前的思路,先需要把A的个、十、百位等分别提取出来,然后转换成ASCII码存储到数组或指针里,最后通过StringUartSend函数把结果输出来。这时你也许会说,这就已经满足你的要求了,可是如果你要查看的数据是小数呢?转换起来是不是就浪费了很多运行空间。那么该怎么办呢?没事,printf函数可以轻松帮我们搞定。

printf函数是一个格式化输出函数,其一般形式为:

printf(格式控制,输出列表);

其中格式控制和输出列表为printf函数的参数。更多关于该函数的详细描述,请移步:C语言使用相关汇总110、printf格式化字符串

这时我们可能就会想:如果能用它直接向PC上的串口软件打印信息的话,不是件很酷的事情么,再也不用自己写格式转换函数了。但它是C函数库中的函数,如何知道我们的底层调用了串口发送函数呢?这就用到了重定向技术。重定向的代码如程序清单1所示。

程序清单1-重定向代码

int fputc(int ch, FILE *f)
{
    CharUartSend((char)ch); //串口发送一个字符函数
    return 1; //发送完成返回1
}

在我们完成串口的初始化工作并编写好一个字符发送函数CharUartSend之后,就可以把程序清单 1所示的代码添加到你的工程里了。并在文件起始处添加stdio.h文件,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重定向的代码是由fputc函数执行。要注意的是,不能使用其他的名字,因为“fputc”是编译器预定义的用于字符输出的函数名。fputc()实际上只是一个封皮,它直接调用CharUartSend 函数来做真实的工作。

加入上面的代码之后,再重新编译一下代码,在主函数中随便写一个打印信息,是不是在串口助手上面有意外的惊喜呢?

通过上文的描述,你已经对使用printf在串口助手打印信息有所了解吧。但是在调试过程中,还需要配置串口资源,无疑又加大了产品开发的周期。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不使用MCU的外设资源,又可以查看调试信息呢?

二、半主机的巧妙应用

半主机是在调试ARM设备时,主机电脑可以与设备进行输入、输出通信的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可以直接调用C语言库中类似printf和scanf的函数。这个机构的好处在于允许用户使用主机电脑的输入、输出设备,方便了工程师们的软件开发过程。

Semihosting是通过设置软件中断(SWI)实现。调用了适当的软件中断和易于操作的软件中断的向量。关于半主机的实现原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资料,本篇文章重点介绍如何将半主机模式应用到实际的软件开发。

我们测试是使用飞思卡尔公司的FRDM-KE06开发板,如图1所示。

图1 KE06开发板

打开IAR工程,在主函数文件起始处包含stdio.h文件,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在主函数中,我们调用printf函数打印一些与芯片有关的信息,编译完成之后,对工程按照图2所示配置。

图2 IAR工程配置

点击OK,进入Debug模式之后,按照如图3所示,打开Terminal I/O窗口。

图 3 打开Terminal窗口

当我们点击全速运行之后,我们可以在Terminal I/O窗口看到如图4所示的信息。

图 4 虚拟串口打印信息

可以看到,相关的芯片信息已经通过Semihost打印出来了,并且也可以获得用户输入的字符哦。是不是很酷?

当我们高高兴兴地看着打印出来的信息时,发现字符输出的速度很慢,查阅资料才明白,在半主机模式下,输出字符的速度大概是10mS每个字符!God!多么好的一个调试工具,但是字符输出的速度也太慢了吧。

三、SWO引脚的巧妙应用

在Cortex-M3/M4系列MCU中,内核的调试组件都有一个仪器化跟踪单元(ITM)。ITM的一个主要的用途,就是支持调试信息的输出(例如printf格式输出)。ITM包含了32个刺激端口,允许不同的软件把数据输出到不同的端口,从而让调试主机可以把它们的信息分离开。每个端口都可以独立的使能/除能,还可以允许或禁止用户进程对它执行写操作。那么这些与MCU的SWO引脚有什么关系呢?刚才我们有说ITM包含了32个端口,其中SWO引脚,就是ITM模块的端口0,我们可以直接用它来输出一些调试信息。那么现在就看看如何使用它吧。

这次我们测试是基于飞思卡尔的FRDM-K64开发板,如图1所示。

图1 K64开发板

把MCU的SWO引脚同J-link等调试工具连接在一起,因为K64开发板已经直接引出SWD接口了,所以我们就直接连接了J-Link。如图2所示,第6脚就是SWO引脚。

图 2 SWD接口

当MCU连接好J-link之后,我们在工程中的主函数起始处添加stdio.h文件,如下所示。

#include "stdio.h"

接下来为了能直接调用printf函数格式化输出,又需要用到我们之前提到的重定向技术了,只是这次不是重定向到串口,而是ITM模块的0通道,即SWO引脚。如程序清单 1所示。

程序清单 1 重定向代码

int fputc(int ch, FILE *f)
{
    ITM_SendChar(ch);
    return(ch);
}

其中ITM_SengChar函数是core_cm4.h内核文件里定义的内联函数,我们可以直接调用。

完成重定向之后,我们写了个定时打印HelloWorld的程序。打开Keil工程的【Options for Target】->【debug】->【settings】->【Trace】,对Trace选项卡进行如图 3所示的配置。

图 3 Trace选项卡配置

点击确定之后,进入调试模式,打开【View】->【Serial Windows】->【Debug(printf) Viewer】,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MCU通过J-link向编译器输出的打印信息了,如图 4所示。打印速度还很快哦。

图 4 Debug Viewer窗口

到此我们算是学会了使用SWO引脚来调试输出了,是不是很酷哦。细心的网友可能会发现为什么Cortex-M0\M0+内核的MCU没有找到SWO引脚呢?这是因为它们采用的还是ARM-V6的老架构,内核的调试组件没有ITM模块。

又是一个遗憾,本来以为找到了最合适的调试方法,却对MCU的内核有限制。

四、RTT的应用

RTT( Real Time Terminal)是SEGGER公司新出的可以在嵌入式应用中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实时终端。J-Link驱动4.90之后的版本都有这个软件哦。

用RTT可以从目标MCU上输出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非常高速的向应用程序发送信息,并且不影响MCU的实时性。其实现原理就是J-link与MCU共享内存,具体实现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查阅下资料,本文以应用为主。RTT的工作框图如图1所示。MCU通过J-link与电脑连接并将打印信息输出到电脑上,电脑同时可以通过键盘等向MCU发送数据。

图 1 RTT工作框图

如果你想使用它,操作也非常简单,首先从官网下载RTT代码,然后把如图2所示的4个文件添加到你的工程中。并且在主函数文件的起始处添加SEGGER_RTT.h文件。如下所示。

#include "SEGGER_RTT.h"

 图 2 需要添加到工程的文件

然后我们就可以直接在主函数中调用SEGGER_RTT_printf函数来打印调试信息了,该函数用法和printf函数类似,只是多了一个参数用来指定RTT通道。其中通道0,就是我们在调试时使用的通道。在主函数中添加如下代码。

SEGGER_RTT_printf(0,"Times %d\r\n",++u32Counter);

u32Counter 这个变量每次打印完之后都会递增。我们把程序编译,然后进入调试模式,在开始菜单下打开J-link RTT Client,可以看到如图3所示的信息。

如果已经正常连接,就会打印出入红色框内的信息,标明RTT版本号和J-link固件版本号等,如果没有这些信息则表示连接异常。点击全速运行之后,打印出的信息如图3所示。

图 3 RTT打印信息

是不是感觉很酷?只需要简单的添加几个文件,就可以直接调用SEGGER_RTT_printf函数打印输出了。没有复杂的工程配置,没有MCU内核的限制,并且打印字符还非常的流畅,好像回到了用VC6.0编写Win32控制台程序的时代一样。

与前面介绍的SWO、Semihosting,相比,RTT字符输出更快。输出82个字符所需要的时间如图4所示。

图 4 输出字符速率对比

通过与前面的3篇文档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每个调试工具都各有长短,关于它们的具体比较请参考表1。

表1 调试工具比较

通过对上面表格的对比,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加快我们的开发进度。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可能还需要将一个变量以曲线的形式形象的表现出来。比如说传感器的变化趋势、电机转速等,这个时候,如果再去开发一个上位机,又加大了开发任务。那么有没有一个工具,可以不用占用MCU外设资源,又可以形象的看到波形呢?

五、JScope的应用_MCU

我们在前四篇的文档中介绍了MCU向调试终端输出信息的方法。今天就介绍一个更炫更酷、可以图形化显示数据的调试法宝JScope

J-Scope是SEGGER公司推出的,可以在目标MCU运行时,实时分析数据并图形化显示的软件。它不需要像SWO那样需要MCU上面额外的引脚,而是使用标准的调试接口。J-Link驱动4.90之后的版本都有这个软件哦。

J-Scope可以像示波器一样显示多个变量的值,通过读取一个ELF文件,允许选择一定数量的变量可视化,如图1所示。你可以简单的将目标MCU连接到J-Link,并启动J-Scope软件。

图 1 J-Scope图形化显示变量

使用J-Scope的同时还可以并行使用调试环境,扩展工程师的IDE的调试经验。更加方便我们分析调试过程中的数据。

J-Scope使用方法也很简单,首先在Segger目录下打开J-Scope.exe,弹出如图2所示的对话框,选择需要调试的elf文件,单击OK。

图 2 J-Scope配置对话框

然后在如图3所示的对话框添加变量,注意添加的变量在程序中应该是全局变量。

图 3 添加变量对话框

单击OK,选择运行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J-Scope绘制出来的精美的曲线了。

这个工具支持的MCU内核也非常多,如图4所示。

图 4 J-Scope支持的内核

最多能观察多少个变量,采样率能达到多少呢?其实变量的多少和采样率的大小取决于你的调试工具,如表1所示。

表 1 变量个数和采样频率

当然,如果你的J-link是从淘宝50元买来的,那么最高采样频率也就是50Hz了。有了J-Scope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我们的调试。引自:https://www.zlgmcu.com/


心中仍有鸿鹄志,他日登顶笑苍天。觉得不错,动动发财的小手点个赞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爱上电路设计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