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linux网络-数据包的接收过程
本文将介绍在Linux系统中,数据包是如何一步一步从网卡传到进程手中的。
如果英文没有问题,强烈建议阅读后面参考里的两篇文章,里面介绍的更详细。
本文只讨论以太网的物理网卡,不涉及虚拟设备,并且以一个UDP包的接收过程作为示例.
本示例里列出的函数调用关系来自于kernel 3.13.0,如果你的内核不是这个版本,函数名称和相关路径可能不一样,但背后的原理应该是一样的(或者有细微差别)
网卡到内存
网卡需要有驱动才能工作,驱动是加载到内核中的模块,负责衔接网卡和内核的网络模块,驱动在加载的时候将自己注册进网络模块,当相应的网卡收到数据包时,网络模块会调用相应的驱动程序处理数据。
下图展示了数据包(packet)如何进入内存,并被内核的网络模块开始处理:
+-----+
| | Memroy
+--------+ 1 | | 2 DMA +--------+--------+--------+--------+
| Packet |-------->| NIC |------------>| Packet | Packet | Packet | ...... |
+--------+ | | +--------+--------+--------+--------+
| |<--------+
+-----+ |
| +---------------+
| |
3 | Raise IRQ | Disable IRQ
| 5 |
| |
↓ |
+-----+ +------------+
| | Run IRQ handler | |
| CPU |------------------>| NIC Driver |
| | 4 | |
+-----+ +------------+
|
6 | Raise soft IRQ
|
↓
- 1: 数据包从外面的网络进入物理网卡。如果目的地址不是该网卡,且该网卡没有开启混杂模式,该包会被网卡丢弃。
- 2: 网卡将数据包通过DMA的方式写入到指定的内存地址,该地址由网卡驱动分配并初始化。注: 老的网卡可能不支持 DMA,不过新的网卡一般都支持。
- 3: 网卡通过硬件中断(IRQ)通知CPU,告诉它有数据来了
- 4: CPU根据中断表,调用已经注册的中断函数,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