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Docker 是什么
Docker 属于 Linux 容器的一种封装,提供简单易用的容器使用接口。它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容器解决方案。Docker 将应用程序与该程序的依赖,打包在一个文件里面。运行这个文件,就会生成一个虚拟容器。程序在这个虚拟容器里运行,就好像在真实的物理机上运行一样。有了 Docker,就不用担心环境问题。Docker 项目的目标是实现轻量级的操作系统虚拟化解决方案。 Docker 的基础是 Linux 容器(LXC)等技术。
- Docker 是世界领先的软件容器平台
- Docker 使用 Google 公司推出的 Go 语言 进行开发实现,基于 Linux 内核 的cgroup,namespace,以及AUFS类的UnionFS等技术,对进程进行封装隔离,属于操作系统层面的虚拟化技术。 由于隔离的进程独立于宿主和其它的隔离的进
- 程,因此也称其为容器。Docke最初实现是基于 LXC
- Docker 能够自动执行重复性任务,例如搭建和配置开发环境,从而解放了开发人员以便他们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构建杰出的软件
- 用户可以方便地创建和使用容器,把自己的应用放入容器。容器还可以进行版本管理、复制、分享、修改,就像管理普通的代码一样
二、Docker优势
(1)提供一次性、一致性的环境。比如,本地测试他人的软件、持续集成的时候提供单元测试和构建的环境。
(2)提供弹性的云服务。因为 Docker 容器可以随开随关,很适合动态扩容和缩容。
(3)组建微服务架构。通过多个容器,一台机器可以跑多个服务,因此在本机就可以模拟出微服务架构。
(4)快速创建、删除:虚拟化创建是分钟级别的, Docker
容器创建是秒级别的。 Docker
的快速迭代性,决定了无论是开发、测试、部署都可以节约大量时间
(5)隔离性。避免公用的服务器,资源会容易受到其他用户的影响。
三、基础概念
1、镜像(Image),一个特殊的文件系统
Docker
镜像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文件系统,除了提供容器运行时所需的程序、库、资源、配置等文件外,还包含了一些为运行时准备的一些配置参数(如匿名卷、环境变量、用户等)。镜像不包含任何动态数据,其内容在构建之后也不会被改变。
Docker 设计时,就充分利用 Union FS的技术,将其设计为 分层存储的架构 。 镜像实际是由多层文件系统联合组成。镜像构建时,会一层层构建,前一层是后一层的基础。每一层构建完就不会再发生改变,后一层上的任何改变只发生在自己这一层。
分层存储的特征还使得镜像的复用、定制变的更为容易。甚至可以用之前构建好的镜像作为基础层,然后进一步添加新的层,以定制自己所需的内容,构建新的镜像。
镜像(Image)
就是一堆只读层(read-only layer)
的统一视角。
(从左边我们看到了多个只读层,它们重叠在一起。除了最下面一层,其它层都会有一个指针指向下一层。这些层是Docker
内部的实现细节,并且能够在主机的文件系统上访问到。统一文件系统 (union file system)
技术能够将不同的层整合成一个文件系统,为这些层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视角,这样就隐藏了多层的存在,在用户的角度看来,只存在一个文件系统。)
2、容器(Container),镜像运行时的实体
镜像(Image)和容器(Container)的关系,就像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 类 和 实例 一样,镜像是静态的定义,容器是镜像运行时的实体。容器可以被创建、启动、停止、删除、暂停等 。
容器的实质是进程,但与直接在宿主执行的进程不同,容器进程运行于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命名空间。前面讲过镜像使用的是分层存储,容器也是如此。容器 (Container)
的定义和镜像 (Image)
几乎一模一样,也是一堆层的统一视角,唯一区别在于容器的最上面那一层是可读可写的。
由于容器的定义并没有提及是否要运行容器,所以实际上,容器 = 镜像 + 读写层。
3、仓库(Repository),
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地方
Docker
仓库是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场所。镜像构建完成后,可以很容易的在当前宿主上运行,但是, 如果需要在其它服务器上使用这个镜像,我们就需要一个集中的存储、分发镜像的服务。一个 Docker Registry
(仓库注册服务器)中可以包含多个仓库 (Repository)
,每个仓库可以包含多个标签 (Tag)
,每个标签对应着一个镜像。所以说,镜像仓库是 Docker
用来集中存放镜像文件的地方类似于我们之前常用的代码仓库。
通常,一个仓库会包含同一个软件不同版本的镜像,而标签就常用于对应该软件的各个版本 。我们可以通过<仓库名>:<标签>
的格式来指定具体是这个软件哪个版本的镜像。如果不给出标签,将以 latest
作为默认标签.。
四、Docker - Build, Ship, and Run Any App, Anywhere
“Build, Ship and Run”,也就是“搭建、发送、运行”,三板斧。
- Build(构建镜像) : 镜像就像是集装箱包括文件以及运行环境等等资源。
- Ship(运输镜像) :主机和仓库间运输,这里的仓库就像是超级码头一样。
- Run (运行镜像) :运行的镜像就是一个容器,容器就是运行程序的地方。
Docker 运行过程也就是去仓库把镜像拉到本地,然后用一条命令把镜像运行起来变成容器。所以,我们也常常将Docker称为码头工人或码头装卸工,这和Docker的中文翻译搬运工人如出一辙。
理解Docker概念:
我来到一片空地,想建个房子,于是我搬石头、砍木头、画图纸,一顿操作,终于把这个房子盖好了。结果,我住了一段时间,想搬到另一片空地去。这时候,按以往的办法,我只能再次搬石头、砍木头、画图纸、盖房子。但是,跑来一个老巫婆,教会我一种魔法。这种魔法,可以把我盖好的房子复制一份,做成“镜像”(Docker镜像),放在我的背包(Docker仓库)里。等我到了另一片空地,就用这个“镜像”,复制一套房子(Docker容器),摆在那边,拎包入住。所以,Docker的第二句口号就是:“Build once,Any App, Anywhere(搭建一次,到处能用)”。
每一个镜像可以变出一种房子。那么,我可以有多个镜像呀!也就是说,我盖了一个欧式别墅,生成了镜像。另一个哥们可能盖了一个中国四合院,也生成了镜像。还有哥们,盖了一个非洲茅草屋,也生成了镜像。这么一来,我们可以交换镜像,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岂不是很爽?于是乎,就变成了一个大的公共仓库(Repository)
。负责对Docker镜像进行管理的,是Docker Registry服务(类似仓库管理员)。不是任何人建的任何镜像都是合法的。万一有人盖了一个有问题的房子呢?所以,Docker Registry服务对镜像的管理是非常严格的。最常使用的Registry公开服务,是官方的Docker Hub,这也是默认的 Registry,并拥有大量的高质量的官方镜像。
五、Docker的安装和使用
1、安装
删除旧版本:
sudo yum remove docker \
docker-client \
docker-client-latest \
docker-common \
docker-latest \
docker-latest-logrotate \
docker-logrotate \
docker-selinux \
docker-engine-selinux \
docker-engine
安装一些必要的系统工具:
sudo yum install -y yum-utils device-mapper-persistent-data lvm2
添加软件源信息:
sudo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
更新yum缓存:
sudo yum makecache fast
安装 Docker-ce:
sudo yum -y install docker-ce
启动Docker服务:
sudo systemctl start docker
测试运行 hello-world:
docker run hello-world
由于本地没有hello-world这个镜像,所以会下载一个hello-world的镜像,并在容器内运行。
2、使用
1)docker images 查看所有镜像
-
REPOSITORY:表示镜像的仓库源
-
TAG:镜像的标签
-
IMAGE ID:镜像ID
-
CREATED:镜像创建时间
-
SIZE:镜像大小
2)docker pull 获取新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