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sorflow实现MNIST手写数字识别

本文通过Tensorflow详细介绍了MNIST手写数字识别的实现过程,包括数据集介绍、网络结构设计,以及训练过程。文章讨论了如何加载MNIST数据集,构建包含隐藏层的神经网络,使用梯度下降法进行优化,并展示了如何通过改变损失函数、优化算法以及应用dropout技术来提高模型准确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之前我们讲了神经网络的起源、单层神经网络、多层神经网络的搭建过程、搭建时要注意到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本文将通过一个经典的案例:MNIST手写数字识别,以代码的形式来为大家梳理一遍神经网络的整个过程。

一 、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介绍

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来源于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是著名的公开数据集之一,通常这个数据集都会被作为深度学习的入门案例。数据集中的数字图片是由250个不同职业的人纯手写绘制,数据集获取的网址为:http://yann.lecun.com/exdb/mnist/。(下载后需解压)

具体来看,MNIST手写数字数据集包含有60000张图片作为训练集数据,10000张图片作为测试集数据,且每一个训练元素都是28*28像素的手写数字图片,每一张图片代表的是从0到9中的每个数字。该数据集样例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把每一张图片中的像素转换为向量,则得到长度为28*28=784的向量。因此我们可以把MNIST数据训练集看作是一个[60000,784]的张量,第一个维度表示图片的索引,第二个维度表示每张图片中的像素点。而图片里的每个像素点的值介于0-1之间。

此外,MNIST数据集的类标是介于0-9的数字,共10个类别。通常我们要用独热编码(One_Hot Encoding)的形式表示这些类标。所谓的独热编码,直观的讲就是用N个维度来对N个类别进行编码,并且对于每个类别,只有一个维度有效,记作数字1 ;其它维度均记作数字0。例如类标1表示为:([0,1,0,0,0,0,0,0,0,0]);同理标签2表示为:([0,0,1,0,0,0,0,0,0,0])。最后我们通过softmax函数输出的是每张图片属于10个类别的概率。

二 、网络结构的设计

接下里通过Tensorflow代码,实现MINIST手写数字识别的过程。首先,如程序1所示,我们导入程序所需要的库函数、数据集:

import tensorflow as tf
from tensorflow.examples.tutorials.mnist import input_data

接下来,我们读取MNIST数据集,并指定用one_hot的编码方式;然后定义batch_size、batch_num两个变量,分别代表一次性传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的批次大小,以及计算出训练的次数。如程序2所示:

程序2:

mnist_data=input_data.read_data_sets("MNIST.data",one_hot=True)
batch_size=100
batch_num=mnist_data.train.num_examples//batch_size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第一句命令时,就会从默认的地方下载MNIST数据集,下载下来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