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Python
文章目录
前言
我们继续学习定时器和IIC
一、定时器
定时器,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计时的,我们常常会设定计时或闹钟,然后时间到了就告诉我们要做什么了。单片机也是这样,通过定时器可以完成各种预设好的任务。
ESP8266 内置 RTOS(实时操作系统)定时器,在 machine 的 Timer 模块中。通过 MicroPython 可以轻松编程使用。
tim=machine.Timer(-1)
构建定时器对象。RTOS 定时器编号为-1;
tim.init(period,mode,callback)
定时器初始化。period:单位为 ms;mode:2 种工作模式,Timer.ONE_SHOT(执行一次)、Timer.PERIODIC(周期性);callback:定时器中断后的回调函数。
定时器到了预设指定时间后,也会产生中断
from machine import Pin,Timer
led=Pin(2,Pin.OUT)
Counter = 0
Fun_Num = 0
def fun(tim):
global Counter
Counter = Counter + 1
print(Counter)
led.value(Counter%2)
#开启RTOS定时器,编号为-1
tim = Timer(-1)
tim.init(period=1000, mode=Timer.PERIODIC,callback=fun) #周期为1000ms
使用延时函数也可以实现这个功能,但相比于延时函数,定时器的好处就是不占用 CPU 资源。
RTOS(实时操作系统)的原理就是利用多个定时器分别执行不同任务方式实现。也可以多定义几个定时器对象 tim2,tim3,定时器标号还是-1,通过不同的周期和参数配置实现多任务的操作。
二、I2C 总线
ESP8266是通过 I2C 总线与 OLED 显示屏通讯的。
什么是 I2C?
I2C 是用于设备之间通信的双线协议,在物理层面,它由 2 条线组成:SCL 和SDA,分别是时钟线和数据线。也就是说不通设备间通过这两根线就可以进行通信。如果想详细了解,可以看主页协议介绍的文章。
什么是 OLED 显示屏?
OLED 的特性是自己发光,不像 TFT LCD 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加上反应快、重量轻、厚度薄,构造简单,成本低等特点。简单来说跟传统液晶的区别就是里面像素的材料是由一个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因为密度不高导致像素分辨率低,所以早期一般用作户外 LED 广告牌。随着技术的成熟,使得集成度越来越高。小屏也可以制作出较高的分辨率。
将使用 MicroPython 的 Machine 模块来定义 Pin 口和I2C 初始化。
i2c = machine.I2C(scl,sda)
构建 I2C 对象。scl:时钟引脚;sda:数据引脚
i2c.scan()
扫描 I2C 总线的设备。返回地址,如:0x3c;
i2c.readfrom(addr,nbytes)
从指定地址读数据。addr:指定设备地址;nbytes:读取字节数;
i2c.write(buf)
写数据。buf:数据内容;
定义好 I2C 后,还需要驱动一下 OLED。可以直接调用写好了 OLED 的库函数。
ssd1306.py
# MicroPython SSD1306 OLED driver, I2C and SPI interfaces
from micropython import const
import framebuf
# register definitions
SET_CONTRAST = const(0x81)
SET_ENTIRE_ON = const(0xa4)
SET_NORM_INV = const(0xa6)
SET_DISP = const(0xae)
SET_MEM_ADDR = const(0x20)
SET_COL_ADDR = const(0x21)
SET_PAGE_ADDR = const(0x22)
SET_DISP_START_LINE = const(0x40)
SET_SEG_RE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