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看完数学建模的统计回归模型,更是感到了数学建模的“细腻”之处,对比与机器学习,如果说机器学习像是“打一场仗”,那数学建模更是像“做一场手术”,一个简单的回归问题也可以从中感觉到他“细腻”的美感
回归模型是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最常用的一个模型,下面将通过对软件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改进我们的模型。
下面将用3个例子展示对回归模型的优化。
1.牙膏的销售模型
问题的提出:假设一个公司需要预测不同价格和广告费用下的牙膏的销售量,我们需要怎么建立模型呢?
假设我们拿到的数据如下:
我们可以根据数据建立一个基本的模型:
y:公司牙膏销售量y:公司牙膏销售量
x1:价格差x1:价格差
x2:公司广告的费用x2:公司广告的费用
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3x22+ϵy=β0+β1x1+β2x2+β3x22+ϵ
求解这个模型我们会得到下面的结果:
这说明y的90.54%可以由模型确定,x2对因变量y 的影响不太显著(因为β2的置信区间包括0点β2的置信区间包括0点)。
这些数据具体到公司的销售量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假设我们把控制价格差x1=0.2x1=0.2,投入广告费x2=650x2=650万,根据我们的模型可以求出y的值为8.2933(百万支),销售量的预测区间为[7.8230,8.7636]。
那么我们就有95%把握知道销售量在7.8320百万支以上。
优化——加入交互项
刚才我们只考虑了每个因素单独的影响,现在我们考虑他们的影响有交互作用,即我们的模型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