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位置模式介绍
轮廓位置模式主要用于点对点定位应用。此模式下,上位机设定目标位置、运行速度、加减速, 伺服内部的位置轨迹发生器将根据设置生成位置曲线指令,驱动器内部完成位置控制,速度控制,转矩控制。
PP模式的核心特点
- 控制目标是精确位置, 精确位置在后面详细介绍,关乎齿轮比
- 每次发送目标位置,伺服控制器根据预设加速度,减速度和最大速度生成一段运动轨迹,这是由伺服驱动器本身完成的路径规划
- 控制器内部自动完成加减速和插补,不需要上位机精细控制每一步
配置框图
应用场景
- 点位控制系统
- 应用场景: 自动组装设备、点胶机、焊接机器人等
- 说明: 控制器向伺服电机发送一个目标位置,电机移动到该位置后等待下一指令。
- 优点: 简洁、精确,适合逐点运动。
- 自动上下料机械臂
- 应用场景: 在加工中心、贴片机等设备中用于抓取、放置工件
- 说明: 控制器给出多个“目标点位”,每到达一个点后再发下一个。
- 特性: 精确到达每个位置,避免超调,保障机械手稳定工作。
PP模式不适合的场合
- 连续轨迹控制(需平滑过渡):应使用 PT(Profile Torque) 或 CSP(Cyclic Synchronous Position) 模式
- 速度变化频繁、需高响应控制:建议使用 PV(Profile Velocity) 或 Cyclic Synchronous Velocity (CSV) 模式
滚珠丝杠
伺服电机 PP 模式(Profile Position Mode) 与 滚珠丝杠 的组合在工业自动化中非常常见,尤其适用于高精度线性定位系统。
滚珠丝杠原理是什么?拆开内部一看,里面暗藏玄机
滚珠丝杠与PP模式的匹配逻辑
📌 滚珠丝杠的作用:
- 把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
- 具有高精度、高刚性、低摩擦的特点
- 适合重复定位精度要求高的场合
📌 PP 模式的作用:
- 控制器发出目标位置(位置点)
- 伺服驱动器内部根据设定的加速度、减速度、最大速度,规划平滑轨迹,驱动电机转动
- 电机转动带动丝杠实现精准的线性位移
典型应用场景
- 数控机床的滑台
- 滚珠丝杠常用于 X/Y/Z 轴滑台
- PP 模式用于点对点移动,如刀具对准、工件定位
- 精度要求高,丝杠配合编码器反馈保障重复定位
- 自动点胶、焊接、打标
- 每一个工作点就是一个目标位置
- 丝杠负责驱动喷头等部件在精确的 Z 轴或 XY 平台移动
- PP 模式简单可靠,适合控制多个位置点
- 升降平台、推拉模组
- 电机 + 丝杠构成线性驱动模组
- 每次移动到一个设定位置(如不同高度)
- PP 模式保证平稳加减速,保护机械结构
转换因子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要设定目标位置, 如下图所示,那么这里的指令单位是什么意思? 发送了一个位置,在滚珠丝杠中,丝杠运动了多少位移?
功能框图
对于功能框图可以参考视频讲解
伺服的三种模式第三弹—位置模式电子齿轮比
转换因子
齿轮比实质意义为:负载轴位移为1 个指令单位时,对应的电机位移( 单位:编码器单位)。
齿轮比由分子6091.01h 和分母6091.02h 组成,通过齿轮比可建立负载轴位移( 指令单位) 与电机位移( 编码 器单位) 的比例关系:
电机位移= 负载轴位移× 齿轮比
电机与负载间通过减速机及其他机械传动机构连接。因此,齿轮比与机械减速比、机械尺寸相关参数、电机分 辨率相关。
计算方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