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737)
- 资源 (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听同学建议拒绝了月薪2.5W的大厂offer,去了月薪5k的体制内,后来发现当初劝我的同学却进了大厂。。”
因为承担后果的人是你,不是给你建议的那个人。听同学建议拒绝了月薪2.5W的大厂offer,去了月薪5k的体制内,后来发现当初劝我的同学却进了大厂。你的性格、你的家庭情况、你的职业规划,这些东西别人根本不了解。不过,这个教训是深刻,以后遇到重大选择,多听听不同的声音,但最终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判断。有时候,最危险的敌人不是明面上的对手,而是身边那些打着"为你好"旗号的朋友。关键还是得你自己做选择,别人的建议可以听,但最终决定权必须在自己手里。现在的社会,真心待你的朋友越来越少,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却越来越多。
2025-07-31 14:00:49
200
原创 “领导突然提拔我做主管,还说月薪涨到30000,让我别声张。我加了一个月班,结果月底领导离职了,新领导说:从来不知道这事。”
我苦哈哈的加了一个月班,结果月底领导离职了,新领导说:从来不知道这事。更过分的是,很多公司对于这种情况的处理态度就是:前任领导的承诺我们不认,你要么接受现状,要么主动离职。每天996的生活,微薄的工资,看不到头的加班,突然有人告诉你可以升职加薪,谁不心动?穷的时候最容易被钱骗,孤独的时候最容易被温暖骗,迷茫的时候最容易被承诺骗。真正值得你付出的,是那些能给你实在好处的机会,是那些能让你真正成长的平台。等到被坑了才后悔,为时已晚。等你发现被坑的时候,人家早就拍屁股走人了,留下你一个人在那里欲哭无泪。
2025-07-30 14:01:21
262
原创 “当了leader才发现,大厂最想裁掉的,不是上班总迟到的,也不是下班搞失联的,而是经常把这4句话挂在嘴边的。”
"这个确实有挑战,但是觉得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尝试","如果要做的话,可能需要这些支持"。当了领导才发现,公司最想裁掉的,不是那些上班迟到的,也不是下班就人间蒸发的,而是张口闭口就是这4句话的人。最让人无语的是,有时候老板提出一个新的业务方向,下面立马有人说"市场不行""技术做不了""资源不够"。相反,那些愿意承担额外工作的人,哪怕暂时能力不够,管理者也愿意培养。真正让管理者头疼的不是那些能力不足的员工,而是这些推卸责任的家伙。不少被裁的确实不是那些经常迟到的,反而是总喜欢让领导“不爽”的。
2025-07-28 14:01:07
555
原创 面试问月休几天,直接被HR怼:如果还要跟我谈休息,明天就不用来面试了。我们公司以结果为导向,挣到钱再谈休息!
正常的公司,HR会详细介绍工作安排:"我们这边是双休,法定节假日正常放假,偶尔会有项目加班但会有调休。那些真正值得去的公司,会尊重你的合理诉求,会给你详细的介绍,会让你感受到被尊重。这样的公司才配得上你的才华。真正以结果为导向的公司,会想办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不是延长工作时间。连最基本的面试礼仪都不懂,对候选人的合理问题这么大反应,说明什么?这个HR把"以结果为导向"当成了拒绝合理诉求的挡箭牌,说白了就是想找个任劳任怨的工具人。很多公司把"奋斗"异化了,觉得员工就应该无条件付出,不应该有自己的诉求。
2025-07-27 14:02:32
254
原创 “公司新来一个浙大硕士,月薪27K。比我少5年工作经验,却因为学历光环空降任组长。而我每天996,领导却说:你已经到天花板了。”
如果你真的想突破天花板,那就别再抱怨了,开始学习那些你以前不屑的东西:怎么跟老板沟通,怎么在团队中建立影响力,怎么在关键时刻表现自己。人家说得没错啊,确实是团队协作,只是你在这个协作里的角色是工具,不是主角。那个浙大硕士能空降当你的组长,不是因为学历歧视,而是因为人家确实有你没有的东西。这样既展示了你的技术能力,又体现了你的团队协作精神,还能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那些真正能混到高层的人,技术可能不是最强的,但他们的综合能力一定是最强的。更重要的是,一个好学校的硕士,往往意味着更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2025-07-26 14:01:01
666
原创 “三面都通过了,最后一次是跟HR聊薪资。顺利拿到了offer,加了直属领导微信,又问了一下加班的情况,结果直接拒了offer”
顺利拿到了offer,加了直属领导微信,又问了一下加班的情况,结果直接拒了offer。问加班问题的时候,不要问"能不能接受加班",要问具体的:平均每天几点下班?效率低下,流程混乱,需求变更频繁,项目管理一塌糊涂。但先给你画个饼,让你觉得这公司还行,等你投入了时间成本、情感成本,再慢慢加码。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你每天加班到10点,周末还要来,估计90%的人都会直接走人。更恶心的是,很多公司面试时还会强调"工作生活平衡","公司文化很好"。既然你都答应入职了,那就说明你能接受我们的要求,包括各种不合理要求。
2025-07-25 14:00:49
341
原创 “面试了一个前台,37岁,是个宝妈。她的工资要求很低,2500就可以了。但她有个条件,9点来上班,正常是8点。没想到老板拒绝了”
在保证8小时上班时间,弹性1小时上下班时间也不是不可以,而且对于一些非核心部门卖了这个人情,员工只会更加珍惜这份工作。而那个拒绝她的老板,可能永远都理解不了,他错过的不只是一个员工,而是一个让公司变得更人性化、更有温度的机会。一个有工作经验的37岁女性,她的能力和经验完全可以胜任很多工作,但就因为这一个小时的差异,就被拒之门外。站在老板的角度,他的说法完全合理,毕竟公司是他开的,想怎么管理都是他说了算,只是缺少人性化而已。而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人要高薪,有人要自由,有人要成长空间,有人要工作生活平衡。
2025-07-23 14:01:00
1203
原创 “渐渐能理解为何不用35岁以上程序猿了。组里有3人40+,发现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精力不济卷不动并且薪资高,而是有以下这几点问题”
那些真正优秀的老程序员,可能某些新技术需要学习,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技术底蕴摆在那里。真正优秀的35+程序员,绝对是技术圈的中流砥柱,架构设计、技术选型、问题排查,哪一样不是降维打击?看了这个帖子,我觉得真正的问题不是35+程序员不行,而是这哥们运气太差,一下子遇到了3个职场混子。任何年龄段都有这种刺头,见过刚毕业就各种不服管的,也见过工作十年还是团队协作能力很强的。现实中大部分35+的程序员,技术功底扎实,经验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优秀的35+程序员,往往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知道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2025-07-22 14:00:37
862
原创 “涨薪5w后才发现,所谓工作能力强,其实就5点:1、接受工作,只问标准;2、请示工作,必带方案;3、汇报工作:突出结果...”
优秀的人汇报工作直接上干货:这周完成了什么目标,数据怎么样,遇到什么问题已经如何解决,下周计划做什么。更关键的是,这种复盘思维会让他们对业务有更深的理解,对问题的洞察更敏锐。而且这种人往往很清楚自己的价值输出,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琐碎的。其他的,自己琢磨去。"老板,这个问题我想了三种解决思路,A方案成本低但风险大,B方案稳妥但周期长,C方案..."他们能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能站在同事的角度提供帮助,能站在未来的角度优化现在。因为大部分人还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创造价值"的高度。
2025-07-21 14:29:42
557
原创 某大厂员工:隔壁项目组为了赶进度,天天加班,一年的项目,几个月就赶出来了。结果,项目刚交付,他们就被释放了。
隔壁项目组为了赶进度,天天加班,一年的项目,几个月就赶出来了。老板说"我们是一家人",员工信了,结果被裁员的时候老板说"这是公司的商业决策"。那些被释放的兄弟们,希望你们能早日找到更好的工作,遇到真正尊重员工的公司。但还是想对那些有类似经历的朋友说,不要自我怀疑,不要觉得是自己的问题。现在的很多公司,特别是一些创业公司,把员工当成了可以随意消耗的资源。同时也要吸取教训,以后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要多了解公司的文化和历史。我觉得最可悲的是,很多员工明明知道这种套路,但还是会被画饼成功。
2025-07-16 14:01:40
343
原创 “半夜11点被人拉到会上,我爸刚好还没睡,骂道:你们领导干什么吃的?!没家庭吗?”
在他们的认知里,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不应该混在一起。家庭很重要,健康更重要。试想一下,如果这个程序员已经结婚了,半夜11点被拉去开会,他老婆会怎么想?半夜11点被人拉到会上,我爸刚好还没睡,骂道:你们领导干什么吃的!岳哥有段时间因为工作忙,真的是每天加班到很晚,还好当时身体好,抗住了没出什么意外。职场加班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一般人听说要加班都会比较抗拒,但是又不得不加班。长期这样下去,要么是工作毁了家庭,要么是家庭毁了工作。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半夜11点应该是家庭时间,是休息时间,不是工作时间。
2025-07-15 14:00:53
545
原创 “自己工作15000,因为态度问题被领导边缘化,面了一家18000,结果提离职后,HR打电话说背调有点问题,暂缓入职。”
自己工作15000,因为态度问题被领导边缘化,面了一家18000,结果提离职后,HR打电话说背调有点问题,暂缓入职。一个真正有格局的管理者,即使和下属有矛盾,也不会在对方离职的时候使绊子。而且18000的offer,比现在的15000还多了3000,看起来是个不错的机会。背调本来应该是客观地反映一个员工的工作表现,但是现在很多公司都把它当成了报复的工具。不要让那些阴暗的人和事影响了你的判断,相信自己的价值,坚持自己的原则。这种做法真的很恶毒。他们要的不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员工,而是一个听话的工具人。
2025-07-13 14:00:55
467
原创 “最惨的不是被裁员,而是每天干十几个小时,工资不到1万,裁员都轮不到我。是我性价比太高了吗?”
如果你真的能一个人干十几个小时还保持高质量的工作,那说明你的能力是很强的。他们把员工分成了三六九等,那些"听话"的员工被当成了廉价劳动力,那些"不听话"的员工被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最惨的不是被裁员,而是每天干十几个小时,工资不到1万,裁员都轮不到我。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一般,工资已经不错了,不应该再要求更多,这种心态正中了公司的下怀。这哥们儿的遭遇简直就是现代版的"能者多劳"啊,但是这个"多劳"真的太过分了。你的价值不是由你的"性价比"来决定的,而是由你的能力和贡献来决定的。当然,我也理解很多人的顾虑。
2025-07-12 14:00:59
516
原创 “同学升了leader,今年活还没干,他就已经想好组里成员的两次绩效考核怎么打了,还说:leader都是这样的!”
同学升了leader,今年活还没干,他就已经想好组里成员的两次绩效考核怎么打了,还说:leader都是这样的!当员工发现自己的绩效不是基于工作表现,而是基于领导的主观偏好时,他们还会有工作积极性吗?真正的管理是帮助团队成员发挥最大潜力,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它把原本应该公正透明的考核变成了黑箱操作,让优秀的员工寒心,让平庸的员工躺平。他这是把管理岗位妖魔化了,让人觉得当领导就必须要耍手段,就必须要搞权术。对于那些即将升职的朋友,我想说的是,不要被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
2025-07-11 14:01:24
347
原创 “毕业刚来的时候组里很多大神,公司确实挺体面的,还挺有归属感,现在已经被恶心透了,只想拿完年终赶紧跑路。”
可能是那些大神陆续离职了,可能是公司的文化在悄悄变化,也可能是自己对公司的了解更深入了,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问题。毕业刚来的时候组里很多大神,公司确实挺体面的,还挺有归属感,现在已经被恶心透了,只想拿完年终赶紧跑路。这种感受很正常,工作环境的恶化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公司的问题,不要因为这种经历而对职场失去信心。以前的那些体面做法,现在都变成了成本。比如说,如何更好地识别公司的真实面貌,如何在工作中保护自己的利益,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好的公司和好的团队还是存在的,关键是要有识别的能力和选择的勇气。
2025-07-10 14:01:26
461
原创 “公司宣布大小周,不同意可以离职。我问面试的人可以接受吗,结果她说:只要工资在8000以上,不要说大小周了,996都可以接受!”
我问面试的人可以接受吗,结果她说:只要工资在8000以上,不要说大小周了,996都可以接受!看到这个帖子,心情复杂到不行:一边是公司霸王条款般的大小周,一边是求职者为了8000块钱连996都能接受,这画面真就挺魔幻的。虽然这样的公司越来越少,但是还是存在的。不要被这种扭曲的价值观给洗脑了,你的时间和健康是无价的,不应该为了那点工资而全部出卖。为了生存,人们可以接受任何不合理的条件,这不是职场的正常运作方式,这是赤裸裸的压榨。当努力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时,当加班成为常态时,躺平就成了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2025-07-09 14:01:26
414
原创 某技术大牛,独立扛起了核心项目,却总被领导挑刺。后来他发现,领导把他的项目包装成自己的汇报材料,把晋升名额给了自己的“嫡系”
后来他发现,领导把他的项目包装成自己的年终汇报材料,转头把晋升名额给了自己的“嫡系”一方面可以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另一方面也是在警告其他人:想要升职,光有能力是不够的,还得听话。你的技术成果,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知道,特别是上层领导。合着领导一直在演戏,一边打压他,一边偷偷把他的成果据为己有。现在技术人员的市场还是很好的,真正有能力的人不愁找不到好工作。这不是说要你去溜须拍马,而是要学会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也要懂得职场的游戏规则。在职场上,你需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学会展示自己的价值,学会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2025-07-07 14:00:41
392
原创 “公司说降薪30%,我们不同意,打算集体罢工!结果第二天就我没去,领导在群里说你今天不来,以后也别来了!群里其他同事鸦雀无声。”
昨天晚上大家在小群里聊得热血沸腾,什么"团结就是力量"、"不能让老板欺负我们",说得比唱的还好听。不然的话,你永远只能是那个被压榨的对象,即使有再多的同事"支持"你,关键时刻还是只能靠自己。前段时间公司突然宣布全员降薪30%,几个同事都义愤填膺,坚决不同意,还商量着要集体罢工。如果你做出了承诺,就要有坚持到底的勇气。而且这种事情一旦发生,那个被孤立的人基本就成了整个办公室的"异类"。而且现在的就业环境太残酷了,大部分人都没有"不干就不干"的底气。老板们知道,大部分员工都是喊喊口号,真正有勇气行动的人不多。
2025-07-03 14:00:50
279
原创 “跳槽到新公司,薪资涨了20%,结果入职当天下午,老板叫我过去说:听挖你的人说你有两把刷子,必须好好干,不然就对不起这工资了。”
可上班第一天,老板就找我去办公室说:听挖你过来的人说,你挺有本事的,要好好表现,不然就配不上这高工资了。比如"我们对你很有信心"、"希望你能帮助公司更上一层楼",而不是"不然就对不起这工资"这种威胁性的话。你给多少钱,我提供对应的价值,这是等价交换,没有谁欠谁的。这种思维本身就很有问题。你给高薪挖我过来,那是因为你需要我,不是你在做慈善。你好不容易挖来一个人,结果因为自己的管理问题把人逼走了,这不是得不偿失吗?你既然决定招聘他,就应该相信他的能力,而不是一上来就质疑和威胁。员工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当孙子的。
2025-07-02 14:01:56
297
原创 “失业6个月,终于明白1个道理:每天上班的人可能会导致瘁死,而那些不上班的人却没见哪个会饿死!”
而另一个号主圈的朋友,两年前裸辞到现在,靠以前抽时间运营的自媒体账号,偶尔接点私活和广告商单、做做代购、写写文案。他们不会被固定的工作模式束缚,能够捕捉到市场机会,比如之前火爆的AI,就有不少新入局者赚到了第一桶金。相比之下,那些不上班的人,我倒没听说有谁饿死,反而看起来精神头儿都挺足的。前同事A,典型的996社畜,每天早上8点到晚上11点,周末还要随时待命。没有了工作的束缚,反而有时间去思考,去尝试,去发现生活的其他可能性。不敢请假,不敢生病,不敢辞职,因为一停下来整个家庭就可能垮掉。
2025-07-01 14:01:20
502
原创 “面试了一个求职者,月薪16k,本来已经谈妥要发offer了,结果接了个电话回来,就坐地起价,要求加薪到18k”
可就在这时,求职者接到了另一家开出更高薪资的offer电话,他立刻要求加薪到18000元。面试官觉得虽然他符合岗位要求,但还没达到加薪的标准,所以拒绝了他的加薪要求。结果,求职者二话不说就走了,这让我有点哭笑不得。综合考虑后,决定给他16000元的薪资,并且已经准备发offer了。要求你985毕业,要求你有五年经验,要求你能加班能出差,但薪资还是按最低标准给。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企业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给的薪资却越来越抠。与其接受一个自己不满意的薪资,然后带着怨气工作,不如趁早走人。
2025-06-29 14:01:00
257
原创 “看中一个3年半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反正试用期就打8折,没多少成本,等忙完这阵子,再找个理由让他试用期不通过就行,领导居然没要。”
HR看中一个3年半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反正试用期就打8折,没多少成本,等忙完这阵子,再找个理由让他试用期不通过就行,领导居然没要。用你的时候各种画饼,说什么"公司正在快速发展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如果你连对员工的基本承诺都做不到,那你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能有多少保障?大部分时候,公司都会包装得很好听,什么"双向选择"、"磨合期"、"适应阶段"。你在招聘的时候承诺的是一个长期职位,员工也是基于这个承诺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一个公司连试用期员工都要欺骗,那这个公司的信誉还能有多少?
2025-06-28 14:00:47
402
原创 “最近组里来的实习生每天笑嘻嘻上班,到了下班时间跑路第一,领导不满意要干他。网友:下班时间不走,那什么时间走?”
该走的时候就走,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这样才能在职场上走得更远。但问题是,真正的凝聚力不是靠道德绑架和情感勒索来实现的,而是要靠合理的制度、公平的回报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但如果你想用"公司大家庭"、"共同奋斗"这些虚头巴脑的概念来让员工无偿付出,那现在的打工人真的不会买账。你要是真的有紧急任务,可以提前说,可以给加班费,但不能把义务加班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多老板和中层管理者,他们判断一个员工好不好,不是看工作成果,而是看"态度"。说句不好听的,那些天天要求员工加班的公司,往往是因为管理效率低下。
2025-06-27 14:01:21
444
原创 “今天面试了一个人,本来感觉可以胜任岗位的,结果问他为什么从上一家公司离职?他说:不喜欢画大饼的公司。这一下不知道要不要了。。”
注册资金多少,有没有欠薪记录,老板以前创业成功过几次,这些数据摆在那里,你还想用PPT忽悠人?房租要交,饭要吃,这些都需要钱,不是梦想能解决的。什么"我们要做下一个XX","期权比工资更值钱","跟着我干,三年买房五年买车"。最恶心的是有些创业公司老板,天天在朋友圈发什么"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如果你真的有清晰的商业模式,有靠谱的团队,有充足的资金,那员工愿意跟你赌一把。大家都是成年人,就应该用成年人的方式沟通,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多少公司拿着融资烧钱,烧完了就倒闭,留下一堆失业的员工。
2025-06-26 14:01:20
297
原创 SQL 语句中 where 条件后为什么写上1=1 , 是什么意思?
有1=1就会有1<>1或1=2之类的永假的条件,这个在拷贝表的时候,加上where 1<>1,意思就是没有任何一条记录符合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只拷贝表结构,不拷贝数据了。这里写上where 1=1 是为了避免where 关键字后面的第一个词直接就是 “and”而导致语法错误,加上1=1后,不管后面有没有and条件都不会造成语法错误了。以后这个问题被优化了,在写“where 1=1”时,查询分析器会将“1=1”处理掉,所以不会对查询造成性能影响,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验一下,反正我试过了。
2025-06-25 14:00:57
445
原创 “烂本科毕业,干了一辈外包,技术上不比正编差,就差在学历那个阶级了,感觉这辈子就这样了,有点后悔!”
同样是修了个bug,有的人会说"我修复了一个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问题,预计能提升15%的用户满意度",有的人就说"bug修好了"。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今天的热门技术明天可能就过时了,但那些软实力,比如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这些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以前那些大厂招人,明面上写着"本科及以上学历",实际上简历筛选的时候,非985、211的直接就被系统给筛掉了。你得有业务思维,得有沟通技巧,得有领导力,得有学习能力。人家内部提拔,优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人,你一个外包,再牛逼也只是个"外人"。
2025-06-24 14:00:38
600
原创 “为什么越来越多优秀员工选择消极工作?”
现在这些选择消极工作的员工,其实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任何一个理性的人,在发现努力得不到相应回报后,都会重新选择策略。你可拉倒吧,真把员工当家人,为什么不给大家涨薪?努力的人成了工具人,会来事儿的人才能混得好。公司要真正做到多劳多得,要给员工看得见的成长空间,要建立公平透明的晋升机制。这事在职场上现在真的见怪不怪了,不是大家不想积极工作,而是真的太累了,明明是你干的活最多,但功劳全是领导的。而有些企业,画饼画得比谁都大,真到兑现的时候就开始打太极。员工摸鱼不是因为他们变懒了,而是因为环境把他们逼成这样的。
2025-06-21 14:17:33
286
原创 SQLShift:10分钟迁移Oracle存储过程到PostgreSQL
发现不仅是简单数据类型/函数的替换,还支持游标、分页机制、记录类型、动态SQL等复杂逻辑的智能重构,官方宣传有40+种语法逻辑,等您来探索!今日给大家推荐一款SQL方言智能转换神器,让Oracle存储过程向PostgreSQL的迁移时间从「周」缩短到「分钟」!SQLShift一键转换为PostgreSQL的语法,并且通过源端和目标端的差异对比,使转换前后语法重构部分一目了然。这些挑战你是否也遇到过?作为一名数据库自媒体博主,对一些数据库技术还是比较关注的,特别是一些具有创新技术的数据库产品。
2025-06-18 14:01:06
377
原创 “面了位技术大牛,45岁,一直强调他是年龄大了所以没人愿意要,但他的代码水平却停留在十年前。。。”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技术大牛"应该有的觉悟。那些能在45岁还保持竞争力的技术人员,无一例外都是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人。那些真正厉害的程序员,从来不会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年龄上,因为他们知道技术才是硬道理。这一点岳哥深有体会,每天的时间不是被工作就是被家庭占据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在一个公司待久了,用的都是老技术,维护的都是老系统,时间长了就觉得这些就够用了。但这些都不是借口,真正的技术大牛,哪怕到了50岁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搞笑的是,有些人明明技术不行,还非要给自己贴个"资深"的标签。
2025-06-16 14:01:26
289
原创 马云亲自回帖!万字离职贴引爆阿里内网
级别通胀严重, 真正能打仗的人反而被埋没了, 外部挖人成风, 动不动就是百万年薪挖个什么独角兽的VP, 结果水土不服, 干一段时间就拍屁股走人.现在的阿里缺的就是这股子情怀和使命感. 员工不再相信公司的愿景, 管理层只盯着财务数据, 整个组织失去了灵魂.互联网下半场, 拼的不再是谁能烧更多钱, 谁能挖更多人, 而是谁能真正回归本质, 为用户创造价值.阿里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管理制度, 不是更复杂的组织架构, 而是一次彻底的文化重塑.阿里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 不是资金问题, 而是文化和价值观的问题.
2025-06-13 14:01:21
356
原创 某leader:带团队带得心力交瘁,下属躺平心态严重,怎么才能让他们卷起来?
画饼不兑现、承诺不算数、加班没加薪,最后还要被PUA说“你不行”,谁还会再上当?最关键的是,很多领导根本不懂现在的员工在想什么。这一代年轻人经历了太多变化,疫情、裁员、经济下行,让他们对“稳定”有了新的理解。现在都2025年了,大家关心的是能不能准点下班、假期够不够、医保报销比例高不高。这不是“摆烂”,这是“理性消费”。以前那一套“忠诚”,“奉献”的价值观,在年轻人这里真不好使了。最搞笑的是那些动不动就说“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奋斗精神”的老板。你那套“公司是我家”,“一起奋斗”的鸡汤,人家早就免疫了。
2025-06-12 14:01:12
419
原创 在公司上班千万要记住:只要你的工资每月按时发放,岗位没有动,待遇没有减,就不要太在意其他人,该上班上班,把他们当路人,你就赢了。
岳哥之前一家公司换了部门领导,一开始还天真的以为是干大事的人,结果人家压根就没看上咱们这些老员工,一个劲的想把我们排挤换自己招的新人,岳哥也算是开眼了。所以那句话说得没错:工资按时发,岗位很稳定,待遇没变化,其他的真的都是浮云。在公司上班千万要记住:只要你的工资每月按时发放,岗位没有动,待遇没有减,就不要太在意其他人,该上班上班,把他们当路人,你就赢了。把工作做好了,业绩拿出来了,工资涨了,职位升了,这才是硬道理,其他的都是虚的。平时看起来和和气气,真到了关键时刻,该翻脸还是翻脸,该捅刀子还是捅刀子。
2025-06-11 14:01:15
361
原创 SQL优化:合理使用变量
倾斜字段”指该列中的绝大多数的值都是相同的,比如人口调查表,其中“民族”这列,90%以上都是汉族。使用变量后,相同的查询语句如果只是赋值不同,可以重复使用第一次的执行计划,做到一次解析,多次复用的效果,减少执行计划的解析就会相应提高查询速度了。其中DECLARE @部分是固定写法,@I是变量名称,变量必须定义类型,一般会定义为字符型,整数型,时间类型等。由于上面的语句比较简单,可能看不出效果,但是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查询语句,变量查询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查询优化器认为是不同的SQL语句,需要解析两次。
2025-06-09 14:01:20
939
原创 现在背调手段越来越高明了。。。
这也是最关键的一部,你的项目经历这些可以写的稍微夸张一点,但是你的履历最好别有水分。以前那套背调方式就是“走走过场”,填的背调联系人基本都是能说你好话的人,不是前同事就是好朋友,当然只会夸你。你在脉脉上的发帖、知乎上的回答、微博上的转发,都可能成为背调的素材。前两天刷到一条帖子,说现在的背调真是越来越“卷”了,不再按套路找你提供的联系人,而是偷偷自己去挖料。直接跳过你提供的名单,自己去你前公司打听,甚至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你的真实同事。有的更狠,直接在脉脉、微信群里面“钓鱼”,看能不能碰到认识你的人。
2025-06-09 14:01:20
699
原创 SQL优化:索引的那些事儿
如果我们将CITY,DISTR,ROAD建立成为联合索引,由于索引的前置规则,只会让CITY走索引,后面的DISTR因为使用了函数,索引失效,最后的ROAD列因为DISTR的失效也会跟着失效,这里记住即可。例如:ORDER_ID原本是字符型,T1.ORDER_ID='112'会使用索引,但是如果去掉引号,变成了T1.ORDER_ID=112,查询语句不会报错,但是不会使用索引了。好了,今天的索引就讲到这里,对优化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加入我们的QQ群或微信群,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或(OR)和不等(<>,!
2025-06-06 14:01:33
926
原创 某字节员工爆料 :大厂招人都是看眼缘的,筛简历时,HR看你顺眼你就行。面试时,面试官觉得你不行,那你就不行?
很多真正有能力的人,可能就因为简历模板用得不够高大上,照片拍得不够专业,或者学校不是985、211,就被第一轮筛掉了。职场就是这样残酷,但也正因为残酷,才更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游戏规则,同时也努力去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规则。HR筛简历的时候,可能就是那么几秒钟的时间,看你的照片顺眼,学校还行,工作经验差不多,OK,进入下一轮。同样的问题,长得好看的人回答得一般,面试官会觉得“这个人挺有潜力的,可以培养”;喜欢外向的,就觉得内向的人不行;你的穿着打扮,说话语气,甚至是握手的力度,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
2025-06-06 14:01:33
445
原创 SQL优化:如何高效查询
上述这些都是平常经常会遇到的,就直接告诉大家怎么操作了,具体可以下去做试验尝试一下,今天就讲到这里,如有什么疑问,请在下方留言。为什么别人的查询只要几秒,而你的查询语句少则十多秒,多则十几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或<>也会使得索引失效,进而进行全表扫描,这样就会花费较长时间了。在有索引的列上如果存在NULL值会使得索引失效,降低查询速度,该如何优化呢?在进行模糊查询,使用LIKE时尽量使用后置匹配,这样会走索引,减少查询时间。虽然代码量可能比上面的多一点,但是在使用效果上会优于上面的查询语句。
2025-06-05 14:01:05
303
原创 SQL优化:合理使用临时表
在对查询的性能进行调节时,如果逻辑读值下降,就表明查询使用的服务器资源减少,查询的性能有所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个查询使用的逻辑读越少,其效率就越高,查询的速度就越快。临时表,顾名思义就只是临时使用的一张表,一种是本地临时表,只能在当前查询页面使用,新开查询是不能使用它的,一种是全局临时表,不管开多少查询页面均可使用。我们用临时表重新来看下执行情况如何,我们将第一二层的查询结果插入到#temp中,然后从临时表中查询结果。临时表的优化一般使用再子查询较多的情况下,也称为嵌套查询。
2025-06-04 14:00:37
382
原创 SQL优化:使用正确的去重方法
在重复量比较高的表中,使用DISTINCT可以有效提高查询效率,而在重复量比较低的表中,使用DISTINCT会严重降低查询效率。将SalesOrderDetailID的自增长属性取消掉之后,插入1000条自身的数据,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1000条重复的SalesOrderDetailID,相比1942072条记录占比很小了。针对重复量多的UnitPrice,GROUP BY总的处理效率比DISTINCT高一点点,但是针对重复量低的。和之前的实验结果一致,在执行时间没有多大差别的情况下,分析时间成倍的减少了。
2025-06-03 14:01:24
595
原创 SQL优化:不查询多余的列和行
记得数据库要是高版本的才能还原成功,我使用的数据库是SQL Server 2016版本的。在查询的时候使用WHERE关键字可以很好的过滤掉不需要的行。这也是提高查询效率的一种方式,其实这才是WHERE关键字存在的意义。:查询过程中,从磁盘放入缓存的image,text,ntext或大型数据的页数。:从数据缓存中读取,image,text,ntext或大型数据的页数。:从磁盘中读取,image,text,ntext或大型数据的页数。将列名明确的列出,不显示不相关的列效率有很大的提升。
2025-06-02 14:01:36
582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