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可能会定义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

【引】在每一次技术革命中,都会有一个安静的时刻,这个时刻常常被忽视,却奠定了未来的基础。对于互联网来说,URL 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时刻;对于琳琅满目的硬件而言,USB 协议为硬件接口做到了这一点;对于分布式软件系统而言,HTTP 请求成为了网络的无形粘合剂。现在,在人工智能领域,在这个大模型的时代,什么正在悄悄地、高效地、几乎无形地扮演这个角色呢?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痴迷于大模型的能力,从GPT-5的谣言, 到Claude 3 的性能, 以及Gemini的多模态演示,乱花渐欲迷人眼。但事实上,大模型并不是人工智能的全部,但Agent很可能是。Agent的定义可能不是它们知道什么,而是由它们能做什么来定义。

要在这个世界上执行动作,产生行动,Agent需要使用工具。为了明智地使用工具,它需要一种内在的结构,一种结构化表达的方式。为了在模型、团队、设备和领域之间扩展这个结构,它需要一个协议。那个协议或许就是 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 。

这与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非常相似——

硬件:CPU ↔ Drivers ↔ Hardware

软件:OS ↔ APIs ↔ apps

现在:LLM ↔ MCP ↔ tools

从这个意义上说,MCP 正在悄悄地成为人工智能系统的核心,它是让我们的思想变成行动的东西。

大道易得,小术难求。 道理都懂,但如何入门并学以致用却并不简单。从去年开始关注MCP以来,陆续积累了一下一些思考和实践,遂演变成《MCP极简入门》一书。

《MCP 极简入门》是一本怎样的书?

《MCP 极简入门》是一本面向初学者(希望做到零基础的读者可以使用)和AI应用实践者的书,是MCP应用与AI系统开发的实战指南。

老码农结合自身在AI系统集成与工具开发中的多年经验(从2017年到现在,一晃儿已经快8年了),系统讲解了MCP协议的核心原理、架构设计及典型应用场景,并通过大量实际案例,手把手引领读者构建基于MCP的人工智能系统。

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MCP协议与传统API、工具调用(function call)的本质区别,还通过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快速搭建本地MCP主机、开发自定义服务器,并将其应用于自动化办公、数据处理、3D建模、通信优化等多个领域。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
全面掌握MCP协议的底层原理:从架构设计到通信机制,理解MCP如何实现AI模型与外部工具的无缝对接,包括SSE与STDIO两种传输方式的工作原理及适用场景。
快速上手MCP开发实践:通过工程师最喜欢的Hello World项目逐步构建MCP服务器,学习资源扩展、工具集成及消息管理等关键技巧,掌握基于LangChain、LlamaIndex等框架的MCP集成方法。
探索MCP的多样化应用场景:从自动化数据提取、个性化搜索到论文阅读与工作流自动化,到涵盖Web爬虫、数据库操作、3D打印、即时通信等10+个典型场景,掌握如何通过自然语言指令驱动复杂的任务。
提升系统开发与优化能力:学习如何通过MCP优化API调用效率、简化数据库操作流程,并利用mcp-proxy实现通信协议转换,构建高可用、低延迟的智能系统。
构建多云大模型服务架构:深入解析MCP在多云环境中的分层设计与实现策略,掌握如何通过标准化协议整合DeepSeek、OpenAI等模型,打造可扩展的AI协作生态。

无论您是希望将MCP协议应用于个人项目,还是寻求在企业级人工智能系统中实现AI的工具化,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从理论到实战的完整指导,助您快速成为MCP生态的开发者。

为什么写《MCP 极简入门》一书

作者是谁?

一枚全栈工匠,拥有近30年的软硬件研发经验,曾就职于北方电讯、斯伦贝谢、高通等世界500强企业,并作为CTO参与多家创业公司,其中渡鸦科技被百度收购后,参与了小度智能音箱的研发。擅长软件架构设计、性能工程及物联网领域,拥有50余项国内外专利。曾任百度DuerOS首席布道师,推动对话式AI技术生态建设,合著包括《性能之道》《深入分布式缓存》《一书读懂物联网》等书。平时维护CSDN博客及公众号“wireless_com”,分享软件架构与AI工程实践。

作为一名老程序员,曾经参加过多次的线下和线上的技术社区活动,并在QCon、SDCC等大会上分享过全栈架构与AI应用实践。

过去的十年, 我还翻译了《基于混合方法的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珠玑》《语音优先:智能语音技术驱动的交互界面设计与语音机器人设计》等10余本技术书籍。

基于每周3000字的写作习惯,每周都会有一篇公众号文字的输出,已经坚持了10年。所以,将新兴技术的实践经验沉淀为文字,对于老码农而言并非遥不可及。真正的挑战在于跨越 “知识的障碍” ——资深者习以为常的概念术语,往往是初学者难以逾越的鸿沟。不要忘记,我们自己也曾是那个面对“API”、“LLM”一脸茫然的新手。而今试图解释时,若不警惕,极易陷入 “我懂即你懂” 的认知陷阱。弥合这种断层,才是写作的最大挑战。

《大模型应用开发极简入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要写出一本真正对初学者友好的书,必须 “清空”固有认知,彻底回归初学者的视角,重新审视 MCP 的本质、价值与应用。

本书的初衷,绝非堆砌术语或细节,而是以自己积累的经验与体悟,希望能够直击入门者的困惑。唯有深入理解技术的本质和初学者的需求,方能做到 “深入浅出”。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聆听张恭庆院士的一次讲座——《从绳子打结谈起》。他以生活中最常见的打结现象切入,将深奥的拓扑学讲得妙趣横生。那种化繁为简、融理论于日常的功力,令人叹为观止。

我深知与老先生们境界相去甚远。但我笃信,好的引导者应让读者感到: “原来如此!我也能行。”

因此,倾注全力于本书,追求 “即学即用、即用即懂” 的表达。希望这本《MCP 极简入门》,能成为我迄今最贴近初学者阅读需求的一次实践——助你顺利跨过那道基础知识的门槛。

致谢

首先,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信任,杨老师给了我一个为初学者分享新技术的机会。

更有感谢家人的支持,赵老师在繁重的高三教学同时,承担了家庭的更多重任,让我在繁忙的工作后有了安心写作的时空。

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和好友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书撰写了推荐语(以下按姓氏音序):

       在大模型应用落地困难的当下,《MCP极简入门》给出了完美解决方案。书中借助通俗类比与架构图解,深入剖析基于MCP协议的AI系统,涵盖从本地实践到服务开发的丰富内容。大量实战案例广泛涉及设计、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不管你是渴望提升工作效能的普通用户,还是寻求创新突破的AI开发者、全栈工程师、跨界创新者,都能从这本书里获取实用知识与技能,快速上手MCP,挖掘大模型的无限潜力 。

文因互联联合创始人 鲍捷

       随着应用研发进入基于大模型的Agent时代,新一代技术栈也开始逐步形成,MCP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本书有很多优点。在讲解概念时注意与相关技术的比较,讲解实践时步骤清晰,很方便读者快速上手。后半部分又有多个贴近实战的案例,对开发实际项目也有很高借鉴价值。推荐给广大大模型研发人员。

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创始副院长,大模型独角兽企业高管 刘江

      《大模型应用的瑞士军刀——MCP极简入门》是一本大模型横空出世后,针对AI技术落地的实战指南。作者曹洪伟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模型上下文协议(MCP)解决大模型与现实场景的连接难题。书中章节以其"问题-方案-代码"的实战导向模式展开,从本地部署到云端集成,覆盖设计自动化、智能数据分析、通信系统开发等前沿应用场景。

腾讯技术专家 申贤强

        和曹老师熟识已有近十年时光,钦佩曹老师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创作,始终处在时代的技术前沿,近日喜闻新作即将出版,抢先拜读,受益匪浅,故而做评推荐。
      《MCP极简入门》展现出了难能可贵的技术务实性。曹老师没有刻意堆砌概念,而是以清晰的模块化结构,系统梳理了MCP框架的原理和协议,并提供了详细的亲手实践示例。内容深入浅出,运用了大量形象化的比喻,体现出了曹老师丰厚的技术沉淀和多学科造诣。特别是提供的二十余个跨行业应用案例,既保留了技术细节的完整度,又通过操作示例降低了实践门槛。

      同为AI行业的从业者,我认为此书是不可错过的技术手册:在前瞻性的技术视角,既避免成为快餐式的API文档罗列,又未陷入过度理论化的窠臼,堪称大模型工程化道路上的可靠路标。

阶跃星辰 王超

      大模型技术开启深度学习的2.0时代,核心技术变化是一方面是从原来的单场景单任务模型走向多模态多任务统一大模型,另一方面带来重要的能力上的突破在"懂语言"、"会用工具"。以OpenAI描绘的智能进化路线图中,从chatbot->reasoner->agent->innovator到最后的organizer,懂语言进入到chatbot,推理能力加持下使用工具助推走到agent阶段,MCP作为Anthropic推出的标准工具协议,一推出便迅速成为行业的标准,使得大模型连接已有API等工具生态变得非常便捷,本书深入浅出,既有MCP的协议、原理等,也有诸多案例实践,是大模型时代不可多得的重要技术入门书籍!

百川智能联合创始人 谢剑

谢剑是在百度时的多年同事,大家一起为“小度小度”投入了无数的夜晚。而且,没有谢剑的大力支持, 我3年前就无法实现“让小度动起来”(语音机器狗)的积极尝试。

王超相识多年,和他探讨技术问题充满了乐趣。和申老师相识于SACC,他分享的基于大规模GPU集群大模型训练的性能优化让我记忆犹新, 并为我的主题“大模型应用的架构模式”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议。

虽然同在腾讯云TVP社区,鲍老师和刘老师拨冗撰写推荐语实属难得。社区让我们能够认识更多的技术领导者和志同道合的同行, 有讨论和请教的机会。支持技术社区, 老码农目前还在腾讯云架构师北京同盟负责新成员成长,对技术和架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申请加入。

些许展望

MCP 所代表的,是一种真正去中心化、跨平台、可互操作的工具使用协议。

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由 MCP 驱动的新生态,任何模型都可以安全、智能地调用任何工具,开发者无需重复造轮子,Agent 之间可以共享能力,形成一个真正互联互通的智能系统。

真心希望, 《MCP极简入门》一书可以给大家带来些许的帮助。

【关联阅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