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槽是 Qt 框架引以为豪的机制之一。熟练使用和理解信号槽,能够设计出解耦的非常漂亮的程序,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技术设计能力。
所谓信号槽,实际就是观察者模式。当某个事件发生之后,比如,按钮检测到自己被点击了一下,它就会发出一个信号(signal)。这种发出是没有目的的,类似广播。如果有对象对这个信号感兴趣,它就会使用连接(connect)函数,意思是,用自己的一个函数(成为槽(slot))来处理这个信号。也就是说,当信号发出时,被连接的槽函数会自动被回调。这就类似观察者模式:当发生了感兴趣的事件,某一个操作就会被自动触发。(这里提一句,Qt 的信号槽使用了额外的处理来实现,并不是 GoF 经典的观察者模式的实现方式。)
为了体验一下信号槽的使用,我们以一段简单的代码说明:
运行结果:
点击Quit按钮,程序退出。
按钮在 Qt 中被称为QPushButton。对它的创建和显示,同前文类似,这里不做过多的讲解。我们这里要仔细分析QObject::connect()这个函数。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形式。connect()一般会使用前面四个参数,第一个是发出信号的对象,第二个是发送对象发出的信号,第三个是接收信号的对象,第四个是接收对象在接收到信号之后所需要调用的函数。也就是说,当 sender 发出了 signal 信号之后,会自动调用 receiver 的 slot 函数。
Qt 4 的信号槽同 Qt 5 类似。在 Qt 4 的 QObject 中,有三个不同的connect()重载:
bool connect(const QObject *, const char *,
const QObject *, const char *,
Qt::ConnectionType);
bool connect(const QObject *, const QMetaMethod &,
const QObject *, const QMetaMethod &,
Qt::ConnectionType);
bool connect(const QObject *, const char *,
const char *,
Qt::ConnectionType) const
我们使用了SIGNAL和SLOT这两个宏,将两个函数名转换成了字符串。注意,即使quit()是QApplication的 static 函数,也必须传入一个对象指针。这也是 Qt 4 的信号槽语法的局限之处。另外,注意到connect()函数的 signal 和 slot 都是接受字符串,因此,不能将全局函数或者 Lambda 表达式传入connect()。一旦出现连接不成功的情况,Qt 4 是没有编译错误的(因为一切都是字符串,编译期是不检查字符串是否匹配),而是在运行时给出错误。这无疑会增加程序的不稳定性。
信号槽机制是 Qt 的最大特性之一。这次我们只是初略了解了信号槽,知道了如何使用connect()函数进行信号槽的连接。在后面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介绍信号槽,了解如何设计自己的信号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