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 emmc
时间: 2025-05-25 12:07:03 浏览: 27
### Zynq eMMC 配置与使用教程
#### 1. Vivado 工程配置
在Vivado工具中创建工程时,需确保EMMC设备通过ZYNQ的SD控制器进行连接。此过程通常涉及设置PS(Processing System)部分中的外设启用状态。如果板子上没有SD卡,则可以禁用PS的SD0外设[^2]。
#### 2. Device Tree 配置
Device Tree是由硬件工程直接导出的,因此无需额外手动配置。只需确认导出的.dts文件中包含了针对EMMC的支持条目。例如,在`/aliases`节点下可能会有如下定义:
```dts
sdhci@e0100000 {
compatible = "arasan,sdhci-8.9a";
reg = <0xe0100000 0x1000>;
interrupts = <0 36 4>;
clocks = <&clkc 15>, <&clkc 14>;
clock-names = "core", "iface";
};
```
以上片段展示了如何描述一个典型的SD/eMMC控制器实例[^1]。
#### 3. 内核配置
对于Linux内核而言,默认配置已足够支持基本功能,其中已经启用了必要的驱动程序如`CONFIG_MMC=y`以及具体实现路径下的选项如`CONFIG_SDHCI=y`, `CONFIG_SDHCI_PLTFM=y`. 这些设定保证了系统能识别并操作MMC类存储介质[^1].
#### 4. 测试验证
当完成上述准备工作之后, 可以尝试启动目标平台上的操作系统来检验实际效果。正常情况下应该可以在日志消息里发现类似下面这样的记录:
```
mmc0: new high speed SDHC card at address aaaa
mmcblk0: mmc0:aaaa SL32G 29.7 GiB
mmcblk0: p1 p2
```
这表明不仅检测到了物理存在而且成功划分出了两个逻辑分区[^1]. 接下来按照标准流程对这些新出现的块设备执行初始化处理比如格式化成ext4文件系统:`mkfs.ext4 /dev/mmcblk0p1`.
最后一步就是调整根文件系统的加载行为使之能够在每次开机重启期间持续生效指定位置作为工作目录的一部分加入到initramfs或者grub引导参数当中去.
```bash
#!/bin/bash
echo "Hello World from EMMC!" >> /mnt/emmc/hello.txt
cat /mnt/emmc/hello.txt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