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quests请求的data参数是什么
时间: 2023-02-10 08:40:23 浏览: 149
`data` 参数是一个字典,包含了要发送的数据。 在 HTTP 请求中,这些数据会被转换成 query string(即 `key1=value1&key2=value2` 这样的形式),并放在请求体(request body)中发送给服务器。
例如:
```
import requests
data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sponse = requests.post('http://httpbin.org/post', data=data)
```
这样发出的请求,就会包含一个请求体,内容为 `key1=value1&key2=value2`。
相关问题
requests请求参数
### 使用 Python `requests` 库发送带参数的 HTTP 请求
#### 发送带有查询参数的 GET 请求
为了通过 `requests.get()` 方法发送带有查询参数的 GET 请求,可以定义一个字典来存储这些参数并将其作为 `params` 参数传递给该函数。
```python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example.com/api'
query_params = {'name': 'John', 'age': 30}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arams=query_params)
print(response.url) # 打印实际访问URL以确认参数已附加到URL上
if response.status_code == 200:
print(response.json())
else:
print('Request failed with status code:', response.status_code)
```
此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构建包含两个键值对 (`name=John`, `age=30`) 的查询字符串,并附加上述 URL 后面进行请求[^1]。
#### 发送 POST 请求并带上表单数据或其他类型的负载
当需要提交 HTML 表单或者其他形式的数据时,则应该使用 `data` 或者 `json` 关键字参数。对于 JSON 数据来说,通常会更倾向于使用后者因为它能自动处理序列化过程。
```python
import json
import requests
post_url = "https://example.com/post"
form_data = {"username": "test_user", "password": "secure_password"}
headers = {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 如果服务器期望接收JSON格式的数据则应如此操作:
response_post_json = requests.post(post_url, headers=headers, json=form_data)
# 对于传统的HTML表单编码方式则是这样:
response_post_form = requests.post(post_url, data=form_data)
if response_post_json.status_code == 200 or response_post_form.status_code == 200:
print("Data sent successfully.")
else:
print("Failed to send data.", end=" ")
if not response_post_json.ok:
print(f"Error sending JSON payload: {response_post_json.status_code}")
elif not response_post_form.ok:
print(f"Error sending form-encoded data: {response_post_form.status_code}")
```
这段例子说明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将数据作为 JSON 负载传输;另一种是以标准 Web 表单的方式传送[^4]。
#### 添加自定义头部信息 (如 Token 认证)
有时 API 需要验证客户端身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请求头中加入认证令牌(Token),这同样适用于 GET 和 POST 请求:
```python
auth_token = "your_auth_token_here"
get_headers_with_token = {'Authorization': f'Bearer {auth_token}'}
post_headers_with_token = {'Authorization': f'Bearer {auth_token}',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secured_get_response = requests.get(secure_api_endpoint, headers=get_headers_with_token)
secured_post_response = requests.post(secure_api_endpoint, headers=post_headers_with_token, json=payload)
for resp in [secured_get_response, secured_post_response]:
if resp.status_code != 200:
print(f'Secure request returned non-ok status ({resp.status_code})')
else:
try:
result = resp.json()
print(result)
except ValueError as e:
print(e)
```
上述代码段显示了怎样利用 Bearer Tokens 来保护 API 请求的安全性[^2]。
python requests 请求参数
### 回答1:
Python的requests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送请求参数:
1. GET请求参数:可以通过在URL中添加查询字符串的方式传递参数,也可以通过params参数传递参数。
2. POST请求参数:可以通过data参数传递表单数据,也可以通过json参数传递JSON数据。
3. 文件上传:可以通过files参数上传文件。
4. 自定义请求头:可以通过headers参数设置请求头。
5. 超时设置:可以通过timeout参数设置请求超时时间。
6. SSL证书验证:可以通过verify参数设置是否验证SSL证书。
7. 代理设置:可以通过proxies参数设置代理服务器。
8. Cookie设置:可以通过cookies参数设置请求的Cookie。
9. Session会话:可以通过Session对象来保持会话状态。
### 回答2:
Python 的 requests 库是一个非常强大的 HTTP 客户端,它允许方便地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和接收服务器响应。在 requests 中,我们可以通过构建请求参数来实现对服务器的请求操作。
requests 常用的 HTTP 请求方法有 GET、POST、PUT、DELETE 等,其中 GET 和 POST 是最常用的。以 GET 请求为例,在 requests 中,请求的参数通常包括:
1. url:请求的网址。这是一个必须参数。可以是一个字符串,也可以是一个 urllib.parse.url对象。例如:
```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www.baidu.com'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
2. params:请求参数(字典或字节流格式),这些参数会被自动地添加到 URL 后面。例如:
```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www.baidu.com'
param = {'key1': 'value1', 'key2': 'value2'}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params=params)
```
3. headers:请求头信息,包含请求的 User-Agent、Cookie、Referer、Accept-Encoding 等参数。例如:
```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www.baidu.com'
headers = {
'User-Agent': 'Mozilla/5.0 (Windows NT 6.1; Win64; x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Chrome/58.0.3029.110 Safari/537.3',
'Connection': 'keep-alive'
}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headers=headers)
```
4. timeout:设置请求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一旦请求超过设置的时间没有得到响应则抛出异常。例如:
```
import requests
url = 'https://www.baidu.com'
timeout = 5
response = requests.get(url, timeout=timeout)
```
以上就是 requests 请求参数的一些常用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应该根据服务器的返回类型选择正确的解析方法,并且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请求头信息和请求超时时间等参数,以保证请求的正常完成。
### 回答3:
在使用 Python 中的 requests 库发送 HTTP 请求时,可以使用请求参数来设置请求的一些特定属性。请求参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设置:
1. URL 参数:在 URL 中添加一些参数,例如 `example.com/?key=value`,这些参数可以通过 `requests.get` 函数的 `params` 参数传递。
2. HTTP 头部:可以添加自定义的 HTTP 头部信息,例如 `User-Agent`,这些头部可以通过 `requests.get` 函数的 `headers` 参数传递。
3. 请求体数据:在 POST 请求中可以设置请求体数据,例如表单数据或 JSON 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 `requests.post` 函数的 `data` 或 `json` 参数传递。
4. Cookies:可以携带 Cookies 信息发送请求,这些 Cookies 可以通过 `requests.get` 函数的 `cookies` 参数传递。
5. 代理:可以使用代理服务器发送请求,这些代理可以通过 `requests.get` 函数的 `proxies` 参数传递。
6. 超时时间:可以设置请求超时时间,以防止请求一直等待或卡住程序,这个超时时间可以通过 `requests.get` 函数的 `timeout` 参数传递。
7. SSL 验证:可以设置是否验证 SSL 证书,这个 SSL 验证可以通过 `requests.get` 函数的 `verify` 参数传递。
总之,请求参数是用来控制请求行为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的请求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请求参数。在 requests 库中,提供了丰富的请求参数,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同时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问题,例如 Cookies 的安全性和 SSL 证书的验证等等。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