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固化程序到flash
时间: 2023-08-24 15:02:29 浏览: 216
Zynq是一种基于Xilinx的可编程SoC(片上系统),它结合了一个双核ARM处理器和可编程逻辑(FPGA)的能力。固化程序到flash是指将FPGA的程序(比特流文件)保存在外部闪存中,以便在系统上电时可以自动加载并执行。
Zynq芯片通常带有内置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如flash存储器),用于存储引导程序和其他重要的配置信息。在将程序固化到flash之前,首先需要生成比特流文件,该文件包含了FPGA逻辑的配置信息。可以使用Xilinx提供的开发套件(如Vivado)来生成比特流文件,该套件可以对FPGA逻辑进行综合、布局和路由,最终生成比特流文件。
一旦生成了比特流文件,就可以将其写入到Zynq芯片的flash存储器中。这通常需要使用专用的硬件工具,如JTAG调试器或外部编程器。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将比特流文件加载到Zynq芯片的闪存中,并设置相应的配置选项,以确保在系统上电时FPGA能够正确地加载和配置。
固化程序到flash的好处是可以在系统开机时自动加载FPGA程序,而无需通过外部设备进行手动配置。这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方便的方式来实现硬件功能定制和重配置。此外,固化程序到flash还可以节省时间,因为无需每次开机时都手动加载FPGA程序。
总的来说,将Zynq固化程序到flash存储器中是一种常用的做法,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方式来保存和自动加载FPGA程序,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相关问题
正点原子 zynq 固化程序到flash
正点原子 (Zynq) 是一款由Xilinx公司推出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和嵌入式处理器 (ARM Cortex-A9) 结合的芯片。固化程序到flash是将设计好的FPGA逻辑功能和嵌入式处理器的软件程序存储到flash存储器中,以便在上电后能够自动加载和执行。
固化程序到flash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适当的设计并生成比特流文件。比特流文件是描述了FPGA逻辑功能的二进制文件,它将会被加载到FPGA芯片中,决定其具体行为。我们可以通过使用Vivado等综合工具来生成比特流文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将生成的比特流文件和嵌入式处理器软件程序合并为一个文件。可以使用Vivado或Petalinux等工具将二者合并为BOOT.bin文件。在这一步骤中,还可以进行一些配置,例如设置FPGA逻辑与嵌入式处理器的启动模式等。
然后,我们将生成的BOOT.bin文件通过JTAG接口或者SD卡等途径加载到Zynq芯片中。通过调制解调器软件将BOOT.bin文件进行加载,并将其存储到flash存储器中。一旦成功加载,FPGA逻辑功能和嵌入式处理器的软件程序将会被保存在flash中。
最后,当上电时,Zynq芯片会从flash中加载BOOT.bin文件,并将其中的FPGA逻辑功能和嵌入式处理器的软件程序加载到相应的存储器区域。一旦加载完成,嵌入式处理器将会开始执行软件程序,FPGA逻辑也会开始运行,从而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
总之,将正点原子Zynq芯片的固化程序到flash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它涉及到生成比特流文件、合并比特流文件和软件程序、加载文件到芯片中,并最终实现系统的启动和运行。
zynq 固化程序
### Zynq 平台上的程序固化与烧录
在 Zynq 平台上,固化程序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工具的支持。以下是关于如何在 Zynq 上进行程序固化的详细介绍。
#### 1. BootROM 过程概述
Zynq 芯片内部集成了一个不可修改的 ROM,该 ROM 中包含了启动引导代码。当设备上电时,BootROM 自动运行并初始化外部存储器接口(如 NAND、NOR 和 SD 卡)。随后,BootROM 将从这些存储介质中加载 `BOOT.bin` 文件至片上内存 (OCM, On-Chip Memory)[^2]。因此,在准备固化之前,需要先构建合适的 `BOOT.bin` 文件。
#### 2. 构建 BOOT.bin 文件
为了生成用于固化的 `BOOT.bin` 文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组件:
- **FSBL (First Stage Boot Loader)**:这是由 Vivado 工具链生成的第一阶段引导加载程序,负责初始化 PS 部分以及配置 FPGA 的 PL 部分。
- **Bitstream (.bit)**:描述 FPGA 配置的数据流文件,定义了 PL 的硬件结构。
- (可选)**Application ELF File**:如果项目中有裸机应用程序或者 Linux 内核镜像,则也需要将其加入到最终的二进制映像中。
通过使用 Xilinx 提供的 `bootgen` 工具可以将上述各部分组合成单一的 `BOOT.bin` 文件[^4]。
#### 3. 使用 SDK 烧写 QSPI Flash
一旦获得了有效的 `BOOT.bin` 文件,就可以利用 Vivado 或者 Vitis IDE 来完成实际的烧录工作。具体操作是在软件界面中的菜单路径找到 “Xilinx -> Program Flash”,按照提示选择目标设备类型为 QSPI NOR Flash,并指定先前创建好的 `.bin` 文件作为输入源数据[^1]。
对于仅依赖于 PL 功能而无需复杂操作系统支持的应用场景下,即使没有 ARM Cortex-A9 处理单元参与运算,仍然可以通过让 PS 控制器协助来达成整个系统的自举与正常运作状态设置目的[^3]。
#### 4. JTAG 模式下的全盘刷入
除了直接经由 SD/MMC 接口传输之外,另一种常见的方式便是借助调试探针以 JTAG 方法实施全面性的擦除加重写动作。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希望永久保存特定版本固件副本的情况之下采用;而且由于其绕过了常规途径可能存在的任何潜在风险因素影响的缘故所以往往被认为更加可靠稳定一些[^5]。
```bash
openocd -f interface.cfg -c "init; pld load build/image.bit 0; exit"
```
以上命令展示了 OpenOCD 如何配合定制脚本来自动化执行类似的任务序列实例之一。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