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介绍

代码运行后提示: [00:00<?, ?frame/s]c:\users\wth\.spyder-py3\音乐随机视频-18-0602.py:121: DeprecationWarning: Conversion of an array with ndim > 0 to a scalar is deprecated, and will error in future. Ensure you extract a single element from your array before performing this operation. (Deprecated NumPy 1.25.) n_particles = int(current_rms * tempo * 0.5) 根据提示修改代码,输出修改后能完成所有功能的全部代码。

时间: 2025-08-07 15:17:31 浏览: 19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解决用户提供的代码中的一个DeprecationWarning问题。这个警告提示在将多维数组转换为标量时存在问题,特别是在计算n_particles =int(current_rms* tempo*0.5)这一行。用户希望我修改代码,消除这个警告,并确保所有功能正常运行。首先,我需要理解这个警告的原因。DeprecationWarning指出将ndim>0的数组转换为标量已被弃用,未来会报错。这意味着current_rms可能是一个数组而非单个值,导致在乘法时出现问题。current_rms是从librosa.feature.rms中获取的,而rms是一个一维数组,每个元素代表不同时间帧的均方根能量。用户的问题出现在current_rms= rms[frame_idx% len(rms)],这里frame_idx可能是一个整数,但rms是一个数组,所以current_rms实际上是一个标量值。然而,如果frame_idx的计算方式有误,或者rms的结构不同,可能导致current_rms仍然是一个数组。例如,如果rms是二维的,取出来的元素可能仍是一个数组,导致在乘法时出现数组与标量的操作,从而触发警告。接下来,我需要检查代码中涉及current_rms的部分。在原来的代码中,current_rms被用来计算n_particles,即粒子数量。如果current_rms是一个数组而不是标量,那么current_rms *tempo *0.5会得到一个数组,转换为整数时会引发问题。解决方法是将current_rms显式转换为标量。可以使用.item()方法从numpy数组中提取单个元素。例如,current_rms =rms[frame_idx %len(rms)].item()。这样可以确保current_rms是一个标量值,而不是一个数组,从而避免警告。 同时,需要检查其他类似的地方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比如current_centroid的处理。spectral_centroid也是一个一维数组,同样需要使用.item()来提取标量值。 此外,还需验证修改后的代码是否会影响原有功能。例如,确保提取的current_rms和current_centroid是正确的数值,粒子生成的数量和颜色映射仍然符合预期。最后,测试修改后的代码,确保没有引入新的错误,并且DeprecationWarning已经消除。同时,保持所有功能如粒子生成、圆环更新、颜色混合等正常工作。</think>以下是修正numpy标量转换警告的完整代码: ```python import librosa import librosa.display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matplotlib.animation import FFMpegWriter from matplotlib.collections import EllipseCollection from matplotlib.patches import Arc import colorsys from tqdm import tqdm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os # 初始化参数 audio_path = "input.mp3" output_path = "output.mp4" FPS = 30 WIDTH, HEIGHT = 1920, 1080 DPI = 300 def load_audio(path): y, sr = librosa.load(path, sr=None, mono=True) duration = librosa.get_duration(y=y, sr=sr) n_fft = 2048 hop_length = 512 S = np.abs(librosa.stft(y, n_fft=n_fft, hop_length=hop_length)) tempo, beat_frames = librosa.beat.beat_track(y=y, sr=sr, hop_length=hop_length) beat_times = librosa.frames_to_time(beat_frames, sr=sr, hop_length=hop_length) rms = librosa.feature.rms(y=y, frame_length=n_fft, hop_length=hop_length)[0] spectral_centroid = librosa.feature.spectral_centroid(y=y, sr=sr, n_fft=n_fft, hop_length=hop_length)[0] return y, sr, S, tempo, beat_times, rms, spectral_centroid, duration y, sr, S, tempo, beat_times, rms, spectral_centroid, duration = load_audio(audio_path) # 可视化参数 n_notes = 12 max_radius = 300 ring_width = 20 ring_gap = 10 canvas_width = WIDTH/DPI canvas_height = HEIGHT/DPI fig = plt.figure(figsize=(canvas_width, canvas_height), dpi=DPI, facecolor='black') ax = fig.add_axes([0, 0, 1, 1], facecolor='black') ax.set_aspect('equal') ax.set_xlim(0, 1) ax.set_ylim(0, 1) ax.axis('off') pixel_to_norm = 1 / (DPI * canvas_height) arcs = [] for i in range(n_notes): radius_pixels = max_radius - i*(ring_width + ring_gap) radius_norm = radius_pixels * pixel_to_norm arc = Arc( (0.5, 0.33), width=2*radius_norm, height=2*radius_norm, theta1=0, theta2=0, lw=ring_width * pixel_to_norm * DPI, color=plt.cm.coolwarm(i/n_notes), fill=False, capstyle='round' ) arcs.append(arc) ax.add_patch(arc) writer = FFMpegWriter(fps=FPS, metadata=dict(title='Audio Visualizer', artist='Python')) def frame_generator(): total_frames = int(duration * FPS) for frame in range(total_frames): yield frame / FPS def frequency_to_color(freq, positive=True): min_freq = 400e12 max_freq = 790e12 freq = np.clip(freq, min_freq, max_freq) hue = (freq - min_freq) / (max_freq - min_freq) if positive else 1 - (freq - min_freq)/(max_freq - min_freq) hue = np.clip(hue, 0.0, 1.0) return colorsys.hsv_to_rgb(hue, 1.0, 1.0) with writer.saving(fig, "temp_video.mp4", dpi=DPI): total_frames = int(duration * FPS) particle_dtype = np.dtype([ ('pos', 'f4', 2), ('color', 'f4', 4), ('size', 'f4'), ('alpha', 'f4') ]) particles = np.empty(0, dtype=particle_dtype) with tqdm(total=total_frames, desc="生成视频帧", unit="frame") as pbar: for t in frame_generator(): for coll in list(ax.collections): coll.remove() frame_idx = int(t * FPS) # 使用.item()显式转换为标量 current_rms = rms[frame_idx % len(rms)].item() # 关键修改点 current_centroid = spectral_centroid[frame_idx % len(spectral_centroid)].item() is_beat = np.any(np.abs(beat_times - t) < 0.1) if is_beat: n_particles = int(current_rms * tempo * 0.5) # 现在current_rms是标量 new_particles = [] for _ in range(n_particles): is_positive = np.random.rand() > 0.5 freq = current_centroid * (1 if is_positive else -1) rgb = frequency_to_color(freq, is_positive) rgba = (*rgb, 1.0) size = np.clip(np.random.normal(25, 15), 1, 50) new_particles.append(( np.random.rand(2), rgba, size, np.clip(1.0, 0.0, 1.0) )) if new_particles: new_arr = np.array(new_particles, dtype=particle_dtype) particles = np.concatenate((particles, new_arr)) if particles.size > 0: particles['alpha'] -= 0.05 * (tempo/120) valid_mask = particles['alpha'] > 0 particles = particles[valid_mask] if particles.size > 0: coll = EllipseCollection( widths=particles['size'] * pixel_to_norm, heights=particles['size'] * pixel_to_norm, angles=np.zeros(len(particles)), offsets=particles['pos'], transOffset=ax.transData, facecolors=particles['color'], edgecolors='none', alpha=particles['alpha'] ) ax.add_collection(coll) if S.size > 0: current_col = frame_idx % S.shape[1] for i, arc in enumerate(arcs): if current_col < S.shape[1]: freq_energy = S[i % S.shape[0], current_col] theta = np.clip(freq_energy * 360 / (S.max() or 1), 0, 360) arc.theta2 = theta writer.grab_frame() pbar.update(1) with tqdm(total=1, desc="合并音视频") as pbar: subprocess.run([ 'ffmpeg', '-y', '-i', 'temp_video.mp4', '-i', audio_path, '-c:v', 'copy', '-c:a', 'aac', '-map', '0:v:0', '-map', '1:a:0', '-shortest', output_path ], check=True) pbar.update(1) os.remove("temp_video.mp4") print(f"\n生成完成:{output_path}") ``` **关键修改说明:** 1. **显式标量转换**: ```python current_rms = rms[frame_idx % len(rms)].item() # 使用.item()转换为Python标量 current_centroid = spectral_centroid[frame_idx % len(spectral_centroid)].item() ``` 2. **类型安全运算**: ```python n_particles = int(current_rms * tempo * 0.5) # 现在所有操作数都是标量类型 ``` 3. **保持numpy数组特性**: ```python particles = np.empty(0, dtype=particle_dtype) # 保持结构化数组特性 ``` 4. **兼容性优化**: ```python spectral_centroid = librosa.feature.spectral_centroid(...)[0] # 确保获取一维数组 ```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运行后提示: File c:\users\wth\.spyder-py3\冲击模拟动画-2-0602.py:17 import xlwt 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xlwt' 要求: 1.简化假设:弹丸为刚体,靶板为理想塑性材料;破坏模式限定为冲塞、花瓣型破裂或崩落,模拟金弹丸撞击金属装甲板的场景; 2.初始条件: 弹丸: 材质:45号钢; 尺寸:直径为40mm长度为1000mm的柱状杆,弹丸朝向靶板一侧为直径为40mm的半球,半球球冠面向靶板; 运动情况:弹丸沿轴向以800米每秒飞行的速度飞向靶板中央,飞行速度方向与靶板法向夹角为0°; 颜色:红色。 靶板: 材质:45号钢; 尺寸:厚度500mm,边长为1200mm; 运动情况:静止; 颜色:绿色。 3.起止时间:开始时间为弹丸距靶板接10mm,结束时间为弹丸接触靶板后的第10s。 4.计算原理:以塑性变形与冲塞模型、Johnson-Cook失效模型、能量耗散机制作为模拟的计算原理,通过质量、动量、能量守恒建立微分方程,采用插值、差分、迭代等数值计算方法计算方程数值解,计算应力分布、变形和运动轨迹等参数的数值解,计算步长为5ms; 5.输出.xls格式的计算结果并保存,此.xls格式文件包含每一步的计算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当前时刻(单位为ms)、当前时刻弹丸速度(单位为m/s)、当前时刻弹丸初始速度方向与靶板法向夹角(单位为°)、当前时刻弹丸受力(单位为N)、当前时刻弹丸轴向与靶板法向夹角(单位为°); 根据提示和要求修改代码,输出修改后能完成所有功能的全部代码。

最新推荐

recommend-type

电力电子领域Boost单闭环仿真模型对电压阶跃变化与负载突变的稳定控制研究 电力电子 最新版

Boost单闭环仿真模型在电力电子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在目标输出电压阶跃变化和负载突变这两种极端工况下的稳定闭环控制效果。首先简述了Boost单闭环仿真模型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接着深入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如电压阶跃变化和负载突变)如何利用闭环控制系统实现快速响应和平稳过渡。文中还提出了几种提升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优化控制系统设计、引入误差调节和补偿机制、合理配置参数以及增强抗干扰能力。最后强调了该模型的重要性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相关工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电源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或改进现有电源管理系统稳定性的场合,旨在帮助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Boost单闭环仿真模型的工作机理,从而更好地应对实际工程中的挑战。 其他说明: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进步,Boost单闭环仿真模型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工业生产和技术革新。
recommend-type

超强编程助手源码 编程辅助工具 代码规整工具源码 web开源助手源码

KaiGe超强编程助手源码/编程辅助工具/代码规整工具源码/web开源助手源码
recommend-type

【数据中心虚拟化】NVIDIA vGPU在KVM中的架构与性能优化:虚拟GPU技术详解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NVIDIA在KVM虚拟化环境中实现GPU虚拟化的技术细节与优势。NVIDIA vGPU可以在多种主流hypervisor上运行,提供对GPU硬件的直接访问,确保了应用程序的兼容性和高性能表现。通过虚拟GPU(vGPU)技术,多个虚拟机可以共享同一物理GPU,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文档详细解释了基于VFIO-MDEV架构的vGPU创建流程,包括设备初始化、内存映射、中断注入等机制。此外,还讨论了vGPU的迁移支持、性能优化措施以及在不同行业如油气、制造、政府和媒体娱乐中的应用案例。; 适合人群:对虚拟化技术感兴趣的IT专业人员,尤其是从事云计算、数据中心管理和GPU加速计算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经理。;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如何在KVM环境中配置和使用NVIDIA vGPU;②掌握vGPU的创建、管理和迁移方法;③探索vGPU在提高虚拟桌面基础设施密度和性能方面的潜力;④评估vGPU技术对企业级应用的支持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技术和产品为NVIDIA公司专有,部分内容可能涉及保密信息,仅供授权用户参考。阅读时应注意版本更新和技术发展动态,以确保所获取的知识是最新的。
recommend-type

ComfyUILotus Depth实现高效单目深度估计与细节重建

文件编号:c0068 ComfyUI使用教程、开发指导、资源下载: https://dataya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5220524 AIGC工具平台Tauri+Django开源ComfyUI项目介绍和使用 https://dataya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6316250 更多工具介绍 项目源码搭建介绍: 《我的AI工具箱Tauri+Django开源git项目介绍和使用》https://dataya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6156817 图形桌面工具使用教程: 《我的AI工具箱Tauri+Django环境开发,支持局域网使用》https://datayang.blog.csdn.net/article/details/141897682
recommend-type

【物联网设备】中性扫码盒子功能配置与条码识别技术应用:多接口通信及中文编码格式支持系统说明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中性扫码盒子使用手册》,详细介绍了扫码盒子的功能配置、条码配置、读取版本信息及使用说明。功能配置涵盖启停配置、恢复出厂设置、通讯接口(如USB HID-KBW、USB虚拟串口等)、识读模式(连续识读、感应、单次模式)、照明、提示输出(蜂鸣器、语音、灯光)及输出格式和中文编码格式的设置。条码配置部分详细列出了对不同条码类型的使能与禁用操作,包括QR、EAN13、Code128等多种常见条码。读取版本信息部分提供了获取当前版本的方法。最后,使用说明给出了具体的配置示例,帮助用户快速上手。; 适合人群:适用于扫码盒子产品的终端用户、技术支持人员及维护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了解并正确配置扫码盒子的各项功能;②指导用户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条码类型和识读模式;③确保用户能够方便地获取和更新设备版本信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其他说明:本文档仅供合法授权客户使用,不得非法传播。文档内容可能会不定期更新,用户可通过技术支持获取最新版本。在特殊应用场景下,如航空、航天、军工、医疗等领域,公司不对产品的适用性承担责任。
recommend-type

破解dex2jar: Android应用反编译与分析指南

标题中的“dex2jar”指的是一个用于将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DEX文件(Dalvik可执行文件)转换成Java JAR文件的工具。这个过程被称为“DEX转JAR”,是一个逆向工程的过程,它允许开发者查看和分析Android应用程序的原始Java代码,这通常用于学习、测试和安全分析目的。破解一词在此上下文中可能用于描述不正当手段获取程序的源代码以进行修改或绕过安全机制等行为,但请注意,任何未经授权的修改和使用都可能违反法律和版权。 描述部分提供了使用dex2jar工具的基本步骤。dex2jar通常是一个批处理文件(dex2jar.bat),用于在Windows环境下执行操作。它将DEX文件(classes.dex)作为输入,并生成对应的JAR文件。这个过程需要用户已经下载并解压了dex2jar的压缩包,并将其中的dex2jar.bat文件放在一个可以访问的目录中。然后,用户需要将目标Android应用程序中的classes.dex文件复制到该目录下,并在命令行界面中运行以下命令: dex2jar.bat classes.dex 执行完毕后,会在同一目录下生成名为classes.dex.dex2jar.jar的文件。这个JAR文件实质上是将DEX文件中的类转换成了Java的.class文件,并打包成了JAR格式,供后续的分析或修改使用。 【标签】中的“Android 破解”可能被误解为破解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实际上,这个标签更准确的意义是分析和理解Android应用程序的工作原理。而“jar dex”则是指JAR文件与DEX文件之间的转换关系。 【压缩包子文件的文件名称列表】中列举了几个文件名,其中“使用说明.txt”很可能是该工具的官方使用指南,提供更详细的使用说明、安装步骤和常见问题的解答。“dex2jar最新版下载dex2jar下载 2.0官方版_ - pc6下载站.url”则是一个指向PC6下载站上dex2jar工具下载页面的网页链接。“dex2jar-2.0”可能是指特定版本号的dex2jar工具压缩包。 总结以上信息,dex2jar是一个专门用于Android应用安全分析和逆向工程的工具,它将DEX文件转换成Java的JAR文件以便进行代码的查看和分析。尽管这个过程在安全研究和教育目的下是合法且有价值的,但任何使用这一工具的非法破解、侵犯版权或进行恶意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
recommend-type

共享内存与共识算法详解

### 共享内存与共识算法详解 在分布式系统中,共享内存和共识算法是两个核心的概念。共享内存涉及到多个进程对同一数据的读写操作,而共识算法则帮助多个进程在可能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达成一致的决策。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方面的相关知识。 #### 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的寄存器规范由Lamport在多篇论文中引入,同时定义了安全、规则和原子三种语义。 - **安全寄存器**:在三种寄存器语义中,安全寄存器提供的保证最弱。当读操作与写操作并发时,安全寄存器可能返回任意值,甚至可能是从未被写入或尝试写入的值。在多处理器机器中,进程可能并发访问实现寄存器抽象的底层硬件位置,从而导致返回任意值。在任意故障模型中
recommend-type

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就业薪资待遇

<think>好的,我需要回答用户关于计算机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就业薪资对比的问题。首先,我得先看看用户提供的引用资料,看看里面有没有相关的数据。 引用[4]提到,2019届计算机类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是6858元,而高职是4883元。这应该可以作为本科生的参考数据。至于研究生,引用[1]指出重庆大学的计算机和软件硕士就业情况良好,薪资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没有具体数字。不过引用[3]提到,前20名的高校多为985/211,尤其是理工类院校的毕业生薪资更高。这里可能需要结合其他信息来推断研究生的薪资水平。 另外,引用[2]提到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薪资一般在万元以上,但不确定这是否特指研究生还是包括
recommend-type

eWebEditor 10.3最新版特性与安全升级指南

从提供的信息来看,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探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eWebEditor最新版”这一主题上。eWebEditor是一款流行的在线HTML编辑器,它支持ASP和ASP.NET环境,并广泛用于Web内容管理。通过给出的标题和描述,以及标签和文件名称列表,我们可以推导出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 ### 标题知识点解析 #### eWebEditor的定义与功能 “eWebEditor最新版”中提到的“eWebEditor”指的是在线HTML编辑器产品,它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在线编辑和发布网页内容的场合。编辑器通常包含许多功能,比如文本格式化、图像插入、链接管理等,提供用户友好和接近桌面程序的编辑体验。eWebEditor产品以ASP和ASP.NET作为其主要的技术平台。 #### “最新版”更新内容 “最新版”表明我们正在讨论的是eWebEditor的最新版本更新,该版本很可能是为了增加新功能、提升性能、修复已知问题或改善安全性能。一般来说,软件的更新也可能会引入对新操作系统或浏览器的兼容性,以及对现有API或开发环境的新支持。 ### 描述知识点解析 #### “亲测可用”的含义 从“亲测 可用”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断出,发布者可能已经对“eWebEditor最新版”进行了测试,并验证了其在实际使用中的性能和稳定性。该短语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即该版本值得信赖,用户可以期待它将正常工作,无需担心兼容性或功能缺失的问题。 ### 标签知识点解析 #### eWebEditor的版本标识 “eWebEditor ASPX 10.3 最新版”中的标签指出我们讨论的版本号为10.3,这是一个具体的产品版本,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了一些特定的更新或新增特性。通过版本号,我们可以推断产品已经经过了多次迭代和改进。 #### ASPX技术框架 在标签中提到的“ASPX”,这表明eWebEditor最新版支持ASP.NET Web Forms技术,ASPX是ASP.NET网页的标准文件扩展名。这一信息指出编辑器适合使用.NET框架的网站开发环境。 ### 文件名称列表知识点解析 #### “升级说明.txt”文件 “升级说明.txt”是一个文本文件,它可能包含了eWebEditor从上一版本升级到最新版本时的变化说明,例如新增功能、改进的地方以及需要注意的变更。开发者或维护人员在升级时应该仔细阅读这些说明,以便于平滑过渡到新版本,并最大化地利用新功能。 #### “安全说明.txt”文件 “安全说明.txt”文件通常提供了关于软件安全性的相关信息,这可能包括了针对最新版的安全补丁、修复的安全漏洞列表以及安全最佳实践的建议。特别是对于在线编辑器这类直接参与网页内容生成的工具,安全尤为重要,因此,安全说明文件对于确保编辑器和整个网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 “ewebeditor”文件夹或组件 “ewebeditor”可能是实际包含eWebEditor编辑器文件的文件夹名称。通常,这类文件夹内会包含用于前端的JavaScript文件、用于后端处理的服务器端代码(ASP.NET或ASP代码),以及相关的样式文件和资源文件。对于开发者来说,了解这些文件和组件的组织结构对于集成和配置编辑器至关重要。 综合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eWebEditor的最新版本更新了很多内容,可能包含性能和安全性的提升,并可能对特定的技术平台如ASP.NET提供了更好的支持。用户应该参考升级和安全说明文件,以便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更新。对于开发者而言,掌握如何在项目中部署和配置eWebEditor编辑器也是一个重要的技能点。
recommend-type

分布式系统中的时间抽象与故障处理

### 分布式系统中的时间抽象与故障处理 #### 1. 故障检测概述 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系统假设:异步系统假设、同步系统假设和部分同步系统假设。异步系统不包含任何时间假设,我们的进程和链路抽象直接体现了这一点。然而,这些抽象不足以定义同步和部分同步系统。 为了添加时间假设,一种方法是用时间保证来扩展进程和链路抽象,但这会导致规范过于复杂。因此,我们引入了故障检测器的抽象概念,它能提供关于哪些进程崩溃、哪些进程正常的信息,不过这些信息不一定准确。 故障检测器抽象相较于直接对进程和链路做时间假设具有以下两个优势: - 减轻了用时间假设扩展进程和链路抽象的需求,保留了这些抽象的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