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代码self.fc2 = nn.Dense(64)
时间: 2023-05-26 20:02:31 浏览: 139
这是一个PyTorch深度学习框架的代码,用于创建一个神经网络的一层。
具体来说,这行代码创建了一个包含64个神经元的全连接层(也可以称为密集层),将其保存在self.fc2中。在这个层中,每个神经元都连接到上一层中所有的神经元,并且每个连接都有一个相关的权重和偏置。
这个层通常用来处理输入数据,例如图像或文本数据。在训练神经网络时,该层将通过反向传播来更新参数,以最小化预测输出与实际输出之间的差距。
相关问题
解释代码self.fc1 = nn.Dense(128)
这段代码使用PyTorch框架中的nn模块创建了一个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Layer),该层的输出大小为128个节点。self.fc1表示该层的名称为fc1,nn.Dense(128)表示该层接收128维的输入,输出也是128维。在该层被定义后,可以将其作为神经网络的一部分使用。
class LeNet5(nn.Cell): def __init__(self, num_class=10, num_channel=1): super(LeNet5, self).__init__() self.conv1 = nn.Conv2d(num_channel, 16, 7, pad_mode='valid') self.conv2 = nn.Conv2d(16, 32, 5, pad_mode='valid') self.fc1 = nn.Dense(32 * 4 * 4, 120, weight_init=Normal(0.02)) self.fc2 = nn.Dense(120, 84, weight_init=Normal(0.02)) self.fc3 = nn.Dense(84, num_class, weight_init=Normal(0.02)) self.relu = nn.ReLU() self.max_pool2d = nn.MaxPool2d(kernel_size=2, stride=2) self.flatten = nn.Flatten() # use the preceding operators to construct networks def construct(self, x): x = self.max_pool2d(self.relu(self.conv1(x))) x = self.max_pool2d(self.relu(self.conv2(x))) x = self.flatten(x) x = self.relu(self.fc1(x)) x = self.relu(self.fc2(x)) x = self.fc3(x) return x代码的通道数和卷积核大小为多少
在这段代码中,num_channel表示输入图像的通道数,可以通过实例化网络时传入。在这里,num_channel默认为1,表示输入图像为灰度图像,通道数为1。
第一个卷积层的输入通道数为num_channel,输出通道数为16,卷积核大小为7x7。
第二个卷积层的输入通道数为16,输出通道数为32,卷积核大小为5x5。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