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sar davinci configurator
时间: 2023-04-28 18:02:25 浏览: 443
Autosar Davinci Configurator是一种用于配置和生成Autosar软件组件的工具。它提供了一个用户友好的界面,使用户能够轻松地配置和生成Autosar软件组件。 Davinci Configurator还提供了一些高级功能,例如自动检测和解决配置错误,以及自动生成文档和代码。它是Autosar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相关问题
autosar davinci configurator 导入 .cdd后,一个DID出现多个DataServicePort是怎么回事?正常情况下,一个DID只有一个DataService Port才正常
<think>我们正在处理一个关于AUTOSAR DaVinci Configurator导入CDD文件后出现一个DID对应多个DataServicePort的问题。
根据AUTOSAR标准,每个DID(Data Identifier)通常应关联到一个DataServicePort(用于诊断通信的服务端口)。出现多个DataServicePort可能是不符合预期的。
可能的原因:
1. **CDD文件定义问题**:CDD文件中可能对该DID定义了多个服务端口。这可能是由于配置错误或导出工具的问题。
2. **导入工具解析问题**:DaVinci Configurator在导入CDD文件时可能解析错误,导致重复创建了多个DataServicePort。
3. **AUTOSAR模型配置问题**:在导入之前,模型中可能已经存在相同DID的配置,导入时没有正确合并而是新增了端口。
解决方案:
1. **检查CDD文件**:使用文本编辑器或CDD查看工具检查该DID在CDD文件中的定义,确认是否定义了多个DataServicePort。如果是,需要修改CDD文件,确保每个DID只关联一个DataServicePort。
2. **手动合并**:在DaVinci Configurator中,手动删除多余的DataServicePort,并确保只保留一个正确的端口。然后检查DID的关联是否正确。
3. **重新导入**:如果问题是由于导入时模型已有配置造成的,可以尝试先删除相关DID的配置,然后重新导入CDD文件。
4. **更新工具版本**:检查当前使用的DaVinci Configurator版本,并考虑升级到最新版本,因为可能是一个已知的bug。
步骤示例(在DaVinci Configurator中):
- 打开诊断配置(Diagnostics Configuration)。
- 定位到出现问题的DID。
- 检查该DID关联的DataServicePort,删除多余的端口(确保只保留一个)。
- 重新配置该DID的端口绑定,确保正确。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建议联系Vector技术支持,提供CDD文件和重现步骤。
引用说明:根据AUTOSAR标准,诊断服务端口用于区分不同的通信通道(例如,不同的网络或总线),一个DID在同一时刻只能通过一个服务端口访问[^1]。因此,出现多个端口可能是配置错误。
§§相关问题§§
1. 如何正确导出CDD文件以避免配置错误?
2. 在DaVinci Configurator中如何手动配置诊断服务端口?
3. AUTOSAR中诊断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think>### AUTOSAR DaVinci Configurator导入CDD文件后DID出现多个DataServicePort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 问题原因分析
1. **CDD文件配置冲突**
CDD文件中可能包含重复的DID定义,或不同ECU节点对同一DID的多次声明。当DaVinci导入时,会将这些定义解析为独立的DataServicePort实例[^1]。
2. **端口映射规则不匹配**
AUTOSAR要求每个DID必须通过唯一的DataServicePort访问。若CDD中的服务端口绑定规则(如`<DIAG-SERVICE-PORT>`)与目标ECU的SWC(Software Component)接口不匹配,工具可能自动创建多个端口[^2]。
3. **版本兼容性问题**
CDD文件导出工具(如CANdelaStudio)与DaVinci版本不一致时,可能生成非标准诊断描述,导致解析异常(常见于AUTOSAR 4.0与4.4版本混用场景)[^3]。
4. **隐式端口生成机制**
当CDD定义的DID服务类型(如`0x22 ReadDataByIdentifier`)与现有端口协议不兼容时,DaVinci可能自动创建新端口以维持合规性[^4]。
#### 解决方案
**步骤1:验证CDD文件结构**
```xml
<!-- 检查DID重复定义示例 -->
<DIAG-DATA-DICTIONARY>
<DID identifier="0x0101">...</DID>
<DID identifier="0x0101">...</DID> <!-- 重复定义 -->
</DIAG-DATA-DICTIONARY>
```
使用文本编辑器或CANdelaStudio检查并删除重复DID条目,确保每个DID唯一。
**步骤2:强制端口合并**
在DaVinci中操作:
1. 打开`Diagnostics Configuration`视图
2. 右键目标DID → `Find References`
3. 在`Data Service Ports`列表删除多余端口
4. 将剩余端口关联到正确的SWC接口
**步骤3:重建服务端口绑定**
```plaintext
[正确绑定示例]
DID: 0x0101 (VehicleSpeed)
关联端口:
DataServicePort/VehicleSpeedPort [Protocol: UDS]
```
**步骤4:版本兼容性处理**
- 导出CDD时选择与DaVinci匹配的AUTOSAR版本(如AR4.4)
- 使用DaVinci的`CDD Import Wizard`时勾选`Force Single Port Mapping`
#### 预防措施
1. **CDD设计规范**
- 在CDD中明确定义端口映射关系:
$$ \text{DID} \xrightarrow{\text{1:1}} \text{DataServicePort} $$
- 使用`<PORT-PROTOTYPE>`显式声明绑定
2. **工具链配置**
```mermaid
graph LR
A[CANdelaStudio] -- 导出 --> B[CDD文件]
B -- 导入 --> C[DaVinci Configurator]
C -- 验证 --> D{检查端口映射报告}
D -- 异常 --> E[手动修正]
D -- 正常 --> F[生成ARXML]
```
3. **自动化检查脚本**
```python
# 伪代码:验证CDD端口唯一性
def validate_cdd(cdd_file):
did_port_map = {}
for did in cdd_file.dids:
if did.port in did_port_map:
raise Exception(f"DID {did.id} 重复绑定端口 {did.port}")
did_port_map[did.port] = did.id
```
> **关键提示**:若问题持续,检查`DcmDspDataIdentifiers`配置段,确保`DID-SUPPORT`未启用冗余端口生成[^5]。
详解autosar:davinci configurator配置can和uart数据协议解析器(rh850)
AUTOSAR(Automotive Open System Architecture)是一种用于汽车电子系统开发的开放式软件平台架构。DaVinci Configurator是用于配置和生成AUTOSAR软件构件的工具。
在配置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和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数据协议解析器时,首先需要使用DaVinci Configurator进行相关的配置。
对于CAN协议解析器,需要配置网络模块和CAN驱动程序。首先,在DaVinci Configurator中选择相应的网络模块,并配置传输速率和其他参数。然后,创建一个CAN驱动程序并将其与网络模块关联。配置CAN消息的ID、周期和数据长度等信息。接下来,可以配置CAN消息的信号,包括信号的名称、长度、单位、范围等。还可以定义信号的计算方式、精度和偏移量等。最后,生成相关的构件,并将其集成到整个AUTOSAR系统中。
对于UART协议解析器,需要配置UART控制器和UART驱动程序。首先,在DaVinci Configurator中选择相应的UART控制器,并配置波特率、数据位数、校验位等参数。然后,创建一个UART驱动程序并将其与UART控制器关联。配置UART消息的长度、停止位数和校验位等信息。接下来,可以配置UART消息的数据字段,包括字段的名称、类型、长度等。还可以定义字段的计算方式、精度和偏移量等。最后,生成相关的构件,并将其集成到整个AUTOSAR系统中。
通过DaVinci Configurator的配置,可以灵活地定义CAN和UART数据协议解析器的各种参数和功能,满足不同汽车电子系统的需求。配置完成后,生成的构件可以直接用于开发和部署汽车电子系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