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J 3273 编程 求解
时间: 2024-10-02 12:01:20 浏览: 83
POJ 3273是一道经典的算法题,通常被称为“最小覆盖”,也称为“最小子集”或“包含所有元素”的问题。题目描述通常是这样的:给你一组非负整数,你需要找到最少的正整数,使得这个数可以表示为这组数中任意两个数之和。
例如,给定数组 [1, 3, 5],最小的覆盖数是 4,因为 4 可以表示为 1 + 3 和 1 + 5 的组合。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常见算法是使用哈希集合(如Python中的set),遍历数组,每次将当前数添加到集合中,并检查是否存在集合中存在的数能与其相加等于下一个未处理的数。如果存在,则更新这个未处理的数;否则,将当前数添加到答案中作为新的覆盖数。
Python代码示例:
```python
def findMinCover(nums):
nums.sort()
s = set()
ans = 0
for num in nums:
if -num not in s:
s.add(num)
ans += 1
else:
ans += 1
return ans
# 测试
nums = [1, 3, 5]
print(findMinCover(nums)) # 输出: 4
```
相关问题
POJ1192
### 关于POJ 1192问题的信息
针对POJ 1192题目,虽然未直接提及该具体编号的解答细节,但从相似类型的算法应用角度出发,可以推测此题可能涉及差分约束系统的构建与求解方法[^2]。
#### 差分约束系统简介
差分约束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线性不等式组,其形式为\(x_j-x_i\leq w\)。这类问题可以通过转换成最短路径模型来解决,即通过建立有向加权图并运用单源最短路径算法(如Bellman-Ford或SPFA)寻找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一系列变量取值方案。当处理形似`A-B>=X && A-B<=X`这样的关系表达时,正是采用了上述理论框架来进行逻辑推导和数值计算。
#### 解决思路概述
对于特定条件下两个数之间的大小比较操作,比如`V:A-B>=1`所描述的情形,则意味着需要引入额外节点以及边权重设定规则以便正确反映这些限制条件;同时为了保证整个图形结构上的连通性质,通常还会增设一个虚拟起点连接至其他所有顶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网络拓扑环境。
```cpp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定义常量N用于后续数组声明
struct Edge {
int from, to, dist;
};
vector<Edge> edges;
bool spfa(int s,int n){
vector<int> d(n+1,INT_MIN);
queue<int> q;
bool inQueue[n+1];
fill(inQueue,inQueue+n+1,false);
d[s]=0;q.push(s);inQueue[s]=true;
while(!q.empty()){
int u=q.front();q.pop();
inQueue[u]=false;
for (auto& edge : edges) { //遍历每条边
if(d[edge.to]<d[u]+edge.dist){
d[edge.to]=d[u]+edge.dist;
if (!inQueue[edge.to]) {
q.push(edge.to);
inQueue[edge.to]=true;
}
}
}
}
return *min_element(d.begin(),d.end())!=INT_MIN;
}
int main(){
...
}
```
以上代码片段展示了如何基于C++实现简单的SPFA算法以检测是否存在符合条件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编程过程中还需考虑输入数据读入方式、边界情况处理等问题。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