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与Kubernetes实战:MMS-Lite容器化部署与管理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4-12-15 18:31:20 阅读量: 85 订阅数: 25 


容器技术Docker与Kubernetes实战部署:从镜像构建到微服务架构的全流程详解

参考资源链接:[MMS-Lite中文参考手册.pdf](https://wenku.csdn.net/doc/644bbbb1ea0840391e55a2c3?spm=1055.2635.3001.10343)
# 1. Docker基础和容器化概念
## 1.1 什么是Docker?
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允许开发者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容器是完全使用沙箱机制,相互之间不会有任何接口(类似 iPhone 的 app)。
## 1.2 Docker的容器化技术
容器化技术是一种轻量级、可移植的虚拟化方式。容器与虚拟机不同,不需要运行完整的操作系统,而是共享宿主机的操作系统内核。这使得容器在启动速度、资源占用和灵活性上都有很大优势。
## 1.3 Docker的组件和架构
Docker的架构包括Client-Server模型,Docker Client与Docker守护进程(Docker Daemon)通信。Docker Daemon负责构建、运行和分发容器。Docker Client可以是命令行接口(CLI)或通过REST API与守护进程交互。
```mermaid
graph LR
A[Docker Client] -->|发送命令| B(Docker Daemon)
B -->|构建运行分发| C[Container]
```
Docker镜像(Image)是只读的模板,用于创建容器实例;容器(Container)是镜像的运行实例。
在下一章节,我们将深入了解如何构建和管理这些Docker镜像。
# 2. Docker镜像管理和实践
## 2.1 Docker镜像的构建和管理
### 2.1.1 Dockerfile的编写和使用
Dockerfile 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了一系列命令和参数,Docker 使用这些指令构建出一个自定义的镜像。要编写一个Dockerfile,首先要选择一个基础镜像,然后添加构建所需的文件,最后执行一系列命令来安装和配置应用程序。
#### 示例Dockerfile
```
# 使用官方Python运行环境作为基础镜像
FROM python:3.8-slim
# 设置工作目录
WORKDIR /usr/src/app
# 将当前目录内容复制到位于工作目录中的requirements.txt
COPY requirements.txt ./
# 安装依赖
RUN pip install --no-cache-dir -r requirements.txt
# 将当前目录内容复制到工作目录中
COPY . .
# 设置容器启动时执行的命令
CMD ["python", "./your-daemon-or-script.py"]
```
- **FROM**: 指定基础镜像,这里使用了官方的Python 3.8镜像。
- **WORKDIR**: 设置工作目录,后续命令的工作目录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
- **COPY**: 将文件或目录复制到镜像中。
- **RUN**: 执行命令,这里用于安装Python依赖。
- **CMD**: 指定容器启动时默认执行的命令。
### 2.1.2 镜像的存储与版本控制
#### 镜像存储
Docker镜像存储在本地Docker主机的Docker镜像仓库中。可以使用`docker images`查看所有镜像,通过`docker save`将镜像保存到文件,或者使用`docker load`从文件加载镜像。
#### 版本控制
Docker镜像通过标签(Tag)进行版本控制。每次镜像构建后,可以使用`docker tag`命令创建一个新的标签,然后推送到Docker Hub或其他镜像仓库。
```
docker tag myapp:latest myrepo/myapp:v1.0
docker push myrepo/myapp:v1.0
```
- **docker tag**: 为镜像打上新的标签,标签格式为`用户名/镜像名:标签名`。
- **docker push**: 将本地镜像推送到远程仓库。
## 2.2 容器的操作和生命周期管理
### 2.2.1 容器的创建、启动和停止
创建容器是使用镜像的过程,Docker提供了`docker create`命令来创建一个新容器。启动容器则是使用`docker start`命令。容器停止时,可以使用`docker stop`命令。
```
# 创建容器
docker create myapp
# 启动容器
docker start <container_id>
# 停止容器
docker stop <container_id>
```
### 2.2.2 容器资源限制与监控
容器运行时,可以对其使用的资源进行限制。例如,可以限制容器的CPU使用量和内存使用量。
```
docker run -m 200M --cpus 0.5 myapp
```
- `-m` 或 `--memory` 参数限制容器内存使用。
- `--cpus` 参数限制容器可用的CPU数量。
容器的资源使用情况可以通过`docker stats`命令实时监控。
## 2.3 Docker网络与存储配置
### 2.3.1 网络模式与配置实践
Docker支持多种网络模式,包括bridge、host、none和container等。默认情况下,使用bridge网络模式。
#### Bridge网络模式
在bridge模式下,Docker会为容器分配一个网络地址,并设置默认网关。容器可以通过这个网关与其他网络通信。
创建bridge网络:
```
docker network create my-bridge-net
```
连接容器到网络:
```
docker network connect my-bridge-net <container_id>
```
### 2.3.2 数据持久化与共享存储
Docker支持数据卷(Volumes)和绑定挂载(Bind Mounts)来实现数据持久化。数据卷是由Docker管理的容器数据存储,而绑定挂载则是将主机的目录或文件挂载到容器中。
#### 数据卷
```
# 创建并启动一个容器,并创建数据卷
docker run -d -v my-volume:/path/in/container myapp
# 列出所有数据卷
docker volume ls
```
- `-v` 参数定义了数据卷的挂载点。
#### 绑定挂载
```
# 绑定挂载当前目录到容器内
docker run -d -v $(pwd):/path/in/container myapp
```
数据持久化对于数据库容器等需要持久保存数据的应用尤为重要。通过持久化,即使容器停止或移除,数据依然可以保留。
# 3. Kubernetes核心原理与组件
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用于自动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的系统。它最初由Google设计并捐赠给了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CNCF)以持续开发。通过本章节的介绍,我们将深入探讨Kubernetes的核心原理与组件。
## 3.1 Kubernetes架构概述
### 3.1.1 控制平面组件的职责
Kubernetes架构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控制平面(Control Plane)和工作节点(Worker Nodes)。控制平面负责管理和调度整个集群的工作负载。
- **API Server(kube-apiserver)**:是集群的前端接口,各种控制组件和工作节点通过它与集群交互。API Server负责处理REST操作,更新集群状态,并同步状态至etcd。
- **etcd**:是一个轻量级、分布式的键值存储系统,用于持久化存储集群的所有配置信息和状态。
- **Scheduler(kube-scheduler)**:负责调度Pods到合适的工作节点。它监听API Server,为每个未分配节点的Pod选择一个最优节点。
- **Controller Manager(kube-controller-manager)**:运行控制器的进程,包括节点控制器(Node Controller)、端点控制器(Endpoints Controller)、命名空间控制器(Namespace Controller)等。控制器通过API Server监控集群状态,并进行必要的修复。
### 3.1.2 工作节点组件介绍
工作节点是运行应用负载的地方,每个节点上都运行着以下几个核心组件:
- **Kubelet(kubelet)**:是节点上的主要“节点代理”,负责确保容器都运行在Pods中。
- **Kube-Proxy(kube-proxy)**:维护节点上的网络规则并执行连接转发,实现服务抽象。
- **Container Runtime**:是运行容器的实际软件,如Docker、containerd、CRI-O等。
工作节点通过API Server与控制平面通信,确保工作负载按计划执行。
## 3.2 Kubernetes资源对象模型
### 3.2.1 Pods、Services、Deployments详解
Kubernetes通过资源对象模型来描述和管理集群状态。
- **Pods**:是Kubernetes中的基本部署单元,它封装了一个或多个容器、存储资源、独立的网络IP以及控制容器运行方式的选项。
- **Services**:在Kubernetes中定义一组Pods的逻辑集合和访问它们的策略。Service作为抽象层,提供了一种定义访问Pods的方式,无论它们是否会在集群中迁移。
- **Deployments**:用于声明性的更新Pods和ReplicaSets。它允许用户描述应用的期望状态,Deployment Controller会负责以所需方式调整实际状态。
### 3.2.2 高级资源对象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