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离散时间量子行走的量子詹森-香农图核:原理与应用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3 02:19:28 阅读量: 3 订阅数: 12 


基于图的模式识别与应用进展
### 基于离散时间量子行走的量子詹森 - 香农图核:原理与应用
#### 1. 图核方法概述
在模式识别的结构分析中,基于图的表示是强大的工具。然而,对图进行分类时,一个挑战是如何将离散的图结构转换为数值特征,图核方法应运而生。图核本质上是衡量一对图之间相似性的度量。
为了将通用机器学习领域的核方法扩展到图领域,Haussler 提出了 R - 卷积的通用方法来定义图核。对于一对图,R - 卷积核通过将每个图分解为更小的子图,并计算两个原始图之间同构子图对的数量来计算。不同的图分解方式通常会产生不同的图核。常见的图核包括:
- **随机游走核**:由 Kashima 等人引入,基于枚举两个图之间的公共随机游走。
- **最短路径核**:由 Borgwardt 等人提出,通过计算图上匹配最短路径的数量。
- **无回溯核**:由 Aziz 等人引入,使用 Ihara zeta 函数识别的循环。
- **快速子树核**:由 Shervashidze 等人开发,通过比较 Weisfeiler - Lehman(WL)算法识别的子树对。
此外,还有一些基于经典詹森 - 香农散度计算两个图之间互信息的图核。经典詹森 - 香农散度是概率分布之间的非广泛互信息度量。基于此的詹森 - 香农图核通过图对及其复合图(如不相交并图或乘积图)的熵差来定义,避免了比较所有子结构对的计算负担。为了进一步发展,还引入了使用量子詹森 - 香农散度和连续时间量子行走的量子詹森 - 香农图核。
#### 2. 离散时间量子行走的量子力学背景
##### 2.1 离散时间量子行走
离散时间量子行走是离散时间经典随机行走的量子对应。为了模拟图 $G(V, E)$ 上的离散时间量子行走的演化,首先将每条边 $e(u, v) \in E$ 替换为一对有向弧 $ed(u, v)$ 和 $ed(v, u)$,以确保量子过程的可逆性。新的弧集记为 $E_d$,离散时间量子行走的状态空间就是 $E_d$。
一般状态可表示为:
\[
|\psi\rangle = \sum_{ed(u,v) \in E_d} \alpha_{uv} |uv\rangle
\]
其中,量子振幅 $\alpha_{uv}$ 是复数,行走处于状态 $|uv\rangle$ 的概率为 $Pr(|uv\rangle) = \alpha_{uv}\alpha_{uv}^*$,$\alpha_{uv}^*$ 是 $\alpha_{uv}$ 的复共轭。
状态向量在步骤 $t$ 和 $t + 1$ 之间的演化由过渡矩阵 $U$ 决定,即 $|\psi_{t + 1}\rangle = U |\psi_t\rangle$。由于行走的演化是线性且概率守恒的,矩阵 $U$ 必须是酉矩阵,即 $U^{-1} = U^{\dagger}$,$U^{\dagger}$ 是 $U$ 的厄米转置。通常采用 Grover 扩散矩阵作为过渡矩阵,其元素为:
\[
U_{(u,v),(w,x)} =
\begin{cases}
\frac{2}{d_x} - \delta_{ux}, & v = w \\
0,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
其中,$\delta_{ux}$ 是 Kronecker 德尔塔。
mermaid 格式流程图如下:
```mermaid
graph TD;
A[开始] --> B[替换边为有向弧];
B --> C[定义状态空间Ed];
C --> D[定义一般状态|ψ⟩];
D --> E[确定过渡矩阵U];
E --> F[计算状态演化];
F --> G[结束];
```
##### 2.2 混合态的密度矩阵
在量子力学中,纯态可以用单个 ket 向量描述,而量子系统也可以处于混合态,即纯量子态 $|\psi_i\rangle$ 的统计系综,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