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与图像的对象识别技术及隐私保护
立即解锁
发布时间: 2025-08-23 00:01:06 阅读量: 6 订阅数: 14 


数据与信息质量:维度、原则和技术
# 地图与图像的对象识别技术及隐私保护
## 1. 地图与图像的对象识别技术
### 1.1 多段线匹配算法
多段线匹配算法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 **寻找拓扑节点**:找出两条或多条道路交汇的交点,以及道路尽头没有与其他道路相交的端点。
2. **生成节点 - 多段线对**:生成由节点和多段线组成的所有对,其中节点是多段线的端点。
3. **计算节点匹配**:对节点进行匹配计算。
4. **生成多段线匹配**:考虑多段线之间的四种空间关系,包括完全重叠、延伸、包含和部分重叠,通过 Match - Lines 技术计算多段线的匹配。
另外,在许多场景中需要进行临时集成,即实时匹配且几乎不进行预处理。例如,将道路网络的小片段与较大网络进行匹配。其方法是两阶段过程:首先找到两个数据源中多段线的端点并计算它们之间的部分匹配;然后根据端点的匹配找到多段线之间的部分匹配,该方法仅使用多段线端点的位置,而非尝试匹配整条线。
### 1.2 基于位置和特征的地图匹配
地理空间数据库包含多种异构特征,如位置名称、空间坐标、位置类型和人口统计信息等。相关研究探讨了如何利用这些特征进行地理空间匹配:
- **位置名称匹配**:采用与之前章节相同的技术。
- **坐标匹配**:使用前面讨论的方法。
- **位置类型匹配**:通过计算基于共现的位置类型相似度进行评估。构建正负训练集,将两种位置类型的相似度设置为位置类型共现的正训练样本数与包含这些位置类型的实例总数的比率。还提出了几种相似度组合方式进行实验,如设置一个阈值并使用另一个作为二级过滤器,以及考虑空间和非空间特征之间的关系,从匹配位置的真实数据中学习权重。
同时,线性规划也用于空间数据集中的对象匹配。基于修改后的分配问题模型,制定目标函数,通过优化模型同时考虑所有潜在匹配对,最小化相似度空间中所有对的总距离。实验表明该策略能持续提高全局匹配质量。
### 1.3 地图与正射影像匹配
#### 1.3.1 矢量道路地图与正射影像匹配
矢量地图与影像匹配的文献丰富,不同方法在从地图/影像中提取有用知识以实现准确集成的策略上有所不同。例如:
- **[232]方法**:先从影像中检测道路和建筑物等边缘,然后将提取的边缘与矢量地图数据进行比较以识别道路边缘,最后匹配两组道路边缘。
- **Fortier 等人方法**:找到影像中所有检测到的线的交点,将道路矢量的交点与影像交点进行匹配,最后匹配两组道路边缘。
还有一种[123]提出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mermaid
graph LR
A[控制点位检测] --> B[过滤控制点位]
B --> C[匹配影像和矢量数据]
```
1. **控制点位检测**:控制点位代表从地图/影像中提取的知识,用于后续匹配控制点位对。道路交叉口是很好的控制点位候选,对于矢量数据,先检查所有线段的端点作为候选点,再检查这些候选点的连通性以确定是否为交叉口;对于影像,使用贝叶斯分类器。
2. **过滤控制点位**:由于影像中自然场景的复杂性,上一步可能会误将交叉口识别为控制点位。使用矢量中值滤波器消除误识别的交叉口,只保留准确识别的点位,以提高精度,但会降低召回率。
3. **匹配影像和矢量数据**:过滤控制点位对后,识别出准确的控制点位对,假设矢量数据和影像中的控制点位对表示相同位置。通过控制点位对计算合适的变换,对矢量数据进行局部调
0
0
复制全文
相关推荐










